新加坡國寶級藝術團體,成立80年越來越「年輕」

2021年07月30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語樂壇流行歌手,「坡花」孫燕姿和「坡草」林俊傑都耳熟能詳。然而,除了這些流行音樂天王天后,竟然還有一個傳承中國古典音樂的音樂社,在國際舞台上的名聲也是響噹噹的!

它曾在1983年,獲得英國北威爾斯舉行的「第37屆蘭格冷世界歌樂比賽」歌唱組的第三名和器樂小組第四獎。當年,許多英國皇室成員都來觀賽,包括英女皇、黛安娜王妃和查爾斯王子。在2010年,它還在同一個比賽中榮獲了民歌獨唱組的第一獎!

在2017年,它還榮獲了2016年度首屆「新加坡華族文化貢獻獎」 的團體獎!

《新加坡眼》獨家採訪了湘靈音樂社的藝術總監——林紹凌先生,來認識一下這個新加坡國寶級藝術團體。

(湘靈音樂社藝術總監——林紹凌先生)

說到湘靈音樂社,大家可能會覺得陌生。它在新加坡,甚至國際南音圈的地位都不可忽視。至今,它已主辦了多個國際性的藝術活動,如1977年首屆東協南樂大會奏、2000年的國際南音大會唱、2015年首屆新加坡國際青年南音表演,以及2018年第二屆新加坡國際青年南音表演。

同時,湘靈音樂社也踏上了國際舞台,經常參與在中國、馬來西亞呀、菲律賓、台灣、澳門及印尼等地舉行的國際南音大會唱,以及到歐亞美各大城市訪問演出。 它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團隊呢?

(圖源:湘靈音樂社官網)

「湘靈」 這個名字,是出自《楚辭·遠遊》 「使湘靈鼓瑟兮﹐令海若舞馮夷"。

這個社團的前身包括「橫雲閣「及」雲盧音樂社「。湘靈音樂社於1941年成立,而使它能夠在新加坡逐漸興盛的幕後功臣,就非已故的社長丁馬成先生莫屬。

(已故的社長丁馬成先生)

丁先生於1916年在泉州出世。18歲就下南洋的他,在1970年代加入了湘靈音樂社,1978年更是當上了社長。在70年代的新加坡,其實南音已經逐漸走向沒落。然而,熱愛南音的丁先生,在擔任社長的期間提出了一些關於南音的改革。

其中一個項便是讓南音走出節奏過於冗長緩慢的格式,精簡曲子,再結合古曲新詞對南音進行一些改良創作。這些改革工作都對在新加坡復興南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他在1992年把社長職位傳給了當時年僅26歲的王碧玉女士。王碧玉女士是湘靈音樂社的執行總監。接任社長後的路並不容易走,而王女士也與湘靈一起挨過許多風風雨雨。

(執行總監王碧玉女士)

林紹凌先生在接受《新加坡眼》採訪表示,傳承南音的過程可謂悲喜參雜,有一些不同意湘靈改革創新的老社員另起爐灶,創立了另外一間「新加坡傳統南音社」。

到了2000年,湘靈音樂社聘請了一些中國專業人士來發展南音,在這過程中音樂社也努力培育華樂愛好者成為南音接班人,同時也送一些小孩們去中國學習南音,希望他們能夠學有所成。

有了幾代人的汗水努力,才有了現在的湘靈音樂社。

目前,湘靈的演出團隊共有20多至30人,而且除了新加坡華人之外,也包括一些來自中國大陸、中國台灣及馬來西亞的學生。除了華人以外,還有印族學生!同時,華人當中也有很多是來自不同的籍貫的,包括潮州、廣東和福建。

(圖源:湘靈臉書)

什麼是南音?

南音的意思是「南方的音樂」。

它是一種音樂表演藝術,源自中國泉州。南音的起源可追溯到唐代的宮廷雅樂,還有宋元明清的文化淵源。它是由東西漢、晉、唐、南北宋等時期的移民人士與中原人士之間的民族音樂融合而成的,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樂種之一,因此被稱為「中國音樂史上的活化石」。

另外,它還被列入了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說是國寶也不為過。

南音旋律緩慢、簡單而優雅清麗,擁有自己的特別樂器,如上四管的洞簫、琵琶、三弦和二弦,以及下四管敲擊樂器等。 南音深入閩南地區大街小巷,無論是春、秋兩季祭拜孟郎君,婚禮和葬禮,或是歡樂節慶,南音表演極為普遍。例如,新加坡湘靈音樂社在疫情前也有舉辦《藝術感官別宴》,以籌款及慶祝郎君誕。

南音與新加坡 南音與新加坡的淵源可追朔到19世紀。當時,南音隨著華人移民帶入新加坡。由於南音這種熟悉的鄉音能紓解思鄉之情,因此深受當時的新加坡華人移民的喜愛。

(1947年湘靈音樂社表演照,圖源:Roots.gov.sg,國家檔案館提供)

然而,有著如此根深蒂固的文化歷史的音樂社,卻也不得不跟上時代的腳步,嘗試與現代音樂結合。 就在今年2月,湘靈音樂社編創了「華藝節」《幻》南音·無界的跨界之作。這個表演主要是為了表達傳統的南音與現代的音樂之間的碰撞,從中反思古老柔美的南音在這快節奏的數碼化時代該何去何從。

在編曲中,在南音清雅古風的基礎上,注入了現代音樂的音樂元素,如放克(Funk)等。

據林先生說,其實在丁馬成時期已經提倡改革創新,而音樂社的後人,包括丁宏海社長、王碧玉執行總監依然延續勇於創新的精神。由於南音是比較小眾的藝術,因此音樂社如果要在大平台表演南音,就要放下傳統包袱,以另外一種迎合大眾的方式來呈現,然而,這不代表要完全捨棄傳統,而是為了弘揚和推廣南音的其一手段。

傳統和創新不一定是矛盾的,兩者反而可以並肩而行,一方面保留和弘揚傳統,一方面創新,賦予南音新的生命力。同時,音樂社舉辦類似的表演也能夠讓更多人知道南音的存在。

林先生透露,有興趣參加音樂社的年輕人多數是被他們的演出活動吸引到的。

國寶級音樂和新生力量 許多人可能會感覺南音太古老,因此覺得自己不懂南音。

然而,林先生表示,雖然南音看似緩慢單調,但人們越是在新加坡這種快節奏的社會裡生活,就越需要南音這種緩慢的音樂。這是因為南音舒緩的音樂特質恰恰能夠讓處於充滿壓力的生活下的人們心靈上的撫慰,從而起到療愈的作用。

了解並對南音產生興趣的第一步便是有足夠的耐心去接觸這種抒情的古典音樂,從中了解各種精髓,對南音產生敬畏及熱誠。

除此之外,南音不僅僅是代表著一門藝術,因為它背後也包含了許多中華文化的優良傳統,如尊師重道等。因此,傳承南音不止是傳承藝術,也是傳承傳統價值觀的一個途徑。

儘管面對疫情這種無可奈何的新常態,音樂社還是希望能通過不同的大小活動來慶祝今年湘靈音樂社成立80周年,包括製作南音動畫,以及製作介紹南音樂器唱腔的視頻。

(圖源:湘靈音樂社官方臉書)

同時,音樂社也嘗試結合南音與英文歌曲,出了一個新潮MV!

在這個視頻里,他們的演奏方式也非常新潮,運用南音唱腔與樂器的柔美,搭配現代英文歌曲的抒情唱法。傳統與流行的碰撞,達到不一般的藝術效果,拓展更廣泛的觀眾群。

幾代人的艱辛奮鬥,才造就了如此有靈魂的音樂社。可以說,就是因為這個音樂社背後隱藏著的無數付出及豐富的文化背景,才賦予了新加坡南音如此深刻的歷史意義。

555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7萬次閱讀
對你的Singpass做這些事,換來的不是快錢,而是坐牢!
2025年05月06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新幣兌人民幣匯率5.63!創14年新高!換匯千萬要警惕
2025年05月06日   •   2萬次閱讀
本地人很多都不知道!新加坡這8個鮮為人知地方,禁止進入!
2025年05月06日   •   2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衛塞節遇上母親節,新加坡一波活動來了
2025年05月06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918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新加坡人過關新方式!手機一掃,輕鬆通關去馬來西亞!
2025年05月06日   •   9234次閱讀
每月生活費13000新幣!新加坡火到發燙,中產們,這你受得了麼?
2025年05月05日   •   8721次閱讀
新加坡留子們必看!在新加坡地鐵月台口渴,「喝下一口水」險挨罰500新元!😱
2025年05月06日   •   7011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446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446次閱讀
在新加坡,拿到工資後,每個月要存下這麼多錢?!
2025年05月06日   •   4104次閱讀
與新加坡人結婚有醫療和生育補貼?官方回應來了
2025年05月06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933次閱讀
新加坡填海造地延長海岸線,但卻縮小領海,轉口貿易也會減少
2025年05月06日   •   3591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