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封僅十天的中國上海市
疫情再次發生反彈
6月9日,上海市通報新增11個本土確診病例,並計劃於(6月11日-12日)兩天在上海七個區內實施核酸檢測「應檢盡檢」,檢測期間採取短時間封控。
這七個區包括金融中心浦東和幾個市中心地區,總人口約為1400萬。
消息一經公布,立刻在上海掀起了超市搶購潮,不少人擔心再次「封城」,所以計劃提前採買好物資做好準備。有上海網友表示「別說肉和蔬菜了,連泡麵都被搶光了」。
另外,上海市中心多家商場已於(10日)發布暫停堂食或暫停營業通知。
鍾南山院士表示
「動態清零」政策不會改變
6月10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一場活動致辭中表示,中國堅持「動態清零」的政策不會改變,但不應是單純的「動態清零」,而是除了疫情要防住之外,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
他說,為了防住疫情而進行層層加碼防控的行為是不可取的,這會明顯影響到經濟的發展。

鍾南山強調,疫情防控中,要防止疫情防控層層加碼,影響經濟發展,因此還是要考慮如何實現精準防控。
他提出,做好防控要實現科學管理、科學預防、科學治療。
科學管理
在科學管理方面,以廣州「0408」和「0427」疫情防控為例,鍾南山認為,對抗奧密克戎要進一步改善科學管理,包括進行常態化核酸檢測、劃分「三區」和網格化管理、黃碼制度等。他強調,「三區」劃分不是全面鋪開,而要根據具體情況調整。
此外,他說,流行中心之外的其他區域,停學、停堂食、關閉公共場所時長更短。因此,廣州「0408」疫情中,對奧密克戎的防控更快、影響更小。
科學預防
兩針滅活+一針mRNA效果明顯提高
在科學預防方面,鍾南山提出,要進行合理的序貫免疫及研發新疫苗。
他說,評價疫苗對防感染的效果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實驗室的評價,也就是新冠疫苗注射後宿主的免疫應答;另一個是真實世界評價疫苗注射後對人群的新冠感染預防效果。
鍾南山表示,目前中國獲批的新冠疫苗主要是滅活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亞單位蛋白疫苗這三大類,這些疫苗對疫情防控起到很大的作用,再加上一些有效的防控措施,使得中國的感染率以及致死率位列全世界最低。
但是,他說,很多打了兩劑或三劑的疫苗,用的是同種疫苗,用同種疫苗加強免疫,預防新冠病毒感染效果較差,用異種疫苗加強免疫,預防效果會明顯提高,在兩針滅活疫苗基礎上加用mRNA疫苗,或腺病毒疫苗,或亞單位蛋白疫苗,效果明顯提高。
鍾南山說,中國「動態清零」政策講求的是不僅減少重症率和死亡率,還要減少感染率,因此,他建議使用異種疫苗作為序貫接種。
科學治療
在科學治療方面,鍾南山分享了中國新研發小分子藥物和抗體,包括3CLpro抑制劑、SiRNA、中藥單體和抗體治療。他說,廣州實驗室團隊目前布局了5條新冠藥物研發管線,基本是並駕齊驅。
斯微生物mRNA疫苗獲批開展臨床
一個半月前,4月30日,中國媒體報道,由上海高科技創新企業——斯微(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新冠病毒mRNA疫苗已於4月29日獲得國家藥監局批准,將開展臨床試驗。
報道稱,此次獲批開展臨床試驗的是斯微生物研發的疊代疫苗。該疫苗在研發設計中包含了德爾塔、奧密克戎等多種新冠病毒變異株均有的D614G突變,對當前新冠病毒流行株具有保護效力,有一定的廣譜性。
報道指出,斯微生物在寮國開展的二期臨床試驗已經完成全部入組。接種過斯微生物mRNA新冠疫苗的一期臨床受試者,至今為止無一例感染新冠。
在寮國的一期臨床試驗中,接種了斯微生物的疫苗後,7天內報告不良事件均為輕至中度,主要為接種部位疼痛等,未發生二級以上的嚴重不良反應。
Ⅱ期臨床試驗目前已完成全部入組,無三級和二級發燒現象,一級發燒比例非常低,詳細的研究數據正在錄入、分析、處理過程中。現有試驗數據初步驗證產品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新加坡開放50至59歲人員接種第二劑加強針
新加坡衛生部宣布,從6月10日起,50歲至59歲人員可免費接種第二劑冠病疫苗加強針,無須預約,直接進入任何mRNA疫苗接種中心即可。
從7月1日起,18歲或以上有長期基礎病的人員,如糖尿病、心臟病、哮喘、肝硬化、中風、癌症治療等,無須醫生證明,即可接種冠病疫苗,但在接種之前須向接種人員說明病情。
衛生部說,開放18歲以上的其他民眾通過商業渠道自願自費接種疫苗和加強針,包括短期旅客。

截至2022年6月8日,在符合疫苗接種條件的新加坡本地居民當中,95.9%已完成基本針接種,91.7%已接種一劑加強針。
八旬或以上符合疫苗接種條件的,則有49.3%已接種或已預約了第二劑加強針。
目前,全島仍有八家冠病疫苗接種中心:

在6月30日之後,只有萊佛士城和豐加中學舊校址兩個接種中心繼續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