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世界經濟論壇發表報告指出,今後十年將是實現氣候目標的關鍵性階段,各國應將能源轉型納入其自身的社會經濟發展和政治建設進程,以確保不使轉型進程出現倒退。
該報告評估了全球115個國家和地區的能源系統表現:經濟發展和增長、環境可持續性以及能源安全和獲取指標。報告顯示,過去十年間,全球能源轉型正朝著積極方向持續發展。2020年,儘管受到新冠疫情影響,世界各國在能源轉型方面的年度投入仍然首次超過5,000億美元。

在本次全球報告評估表現中,新加坡排在第21位,已經超過了美國以及加拿大等主要的經濟體。在瑞典、丹麥、挪威等北歐國家,在環境可持續發展領域也取得了巨大的進展,保持了它們在ETI中的領先地位。在排名中,中國名列第68位,新加坡的近鄰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分列第39位和第71位。

報告警告到,能源轉型仍然面臨著艱巨和複雜的挑戰。在能源轉型過程中,一些經濟體受到財政政策、勞動力市場錯位等因素的影響,經濟發展表現不佳,導致進一步能源轉型面臨挑戰。北歐國家的能源轉型也表現出色,瑞典已經連續4年成為「能源轉型指數」最高的國家。該報告還指出,過去十年,中國在能源轉型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這主要歸功於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和能源政策環境的持續改善等。

在單獨的報告中,世界經濟論壇表示,過去6年來,新加坡的綜合得分一直保持穩定,顯示出其能源系統的實力。身為世界煉油及液化天然氣主要貿易中心的新加坡,在全球能源體系中扮演重要角色。該報告指出,化石燃料產業是新加坡經濟的主要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