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新加坡70%以上的都是華人!但這名雷言雷語的高官確實不是華人,是一名印裔高官!

(圖:來源自網絡)
畢丹星是新加坡最大反對黨工人黨的黨魁!自2011年5月7日起,畢丹星一直是新加坡國會阿裕尼集選區的國會議員 (MP)。
作為新加坡國會反對黨領袖畢丹星最希望內政部解答的一道題。那就是,要申請成為新加坡公民,具體必須符合哪些條件?
畢丹星在國會上主張,在評估一個人的新加坡公民身份或新加坡永久居留權申請時,應進行英語測試。
他說,新加坡通過移民途經來穩定國家人口增長已是大勢所趨,畢竟新加坡的生育率已低至1.05。然而,畢丹星認為,目前的新移民遴選條件不透明,大家不清楚新移民是如何成功申請。
「新加坡人很清楚我們想要什麼樣的新移民。我們要那些真正了解新加坡,高度接納我們生活方式的人。我們要那些真的想在這裡生活的人。我們想要那些已經在新加坡以永久居民身份生活了一段時間,向我們證明已融入新加坡的人。」

(圖:來源自網絡)
他強調:「新加坡人不要那些不想生活在這裡的新移民,他們只看重新加坡護照的強大與便利,以及新加坡擁有安全穩定的環境,有利於他們的資產和財富。」
「我們不要那些不願意讓兒子參與國民服役的新移民,更沒有人想要那些只想利用新加坡公民身份作為移民其他國家的踏板的新移民。」
他說,新加坡通過移民途經來穩定國家人口增長已是大勢所趨,畢竟新加坡的生育率已低至1.05。然而,畢丹星認為,目前的新移民遴選條件不透明,大家不清楚新移民是如何成功申請。
「新加坡人很清楚我們想要什麼樣的新移民。我們要那些真正了解新加坡,高度接納我們生活方式的人。我們要那些真的想在這裡生活的人。我們想要那些已經在新加坡以永久居民身份生活了一段時間,向我們證明已融入新加坡的人。」
畢丹星建議,應該將英語測試作為新移民的遴選條件之一,確保新移民都能說流利的英語,可以更容易融入新加坡社會,減少不必要的摩擦。
他的依據是畢竟新加坡的人口普查顯示,新加坡在10年內(2010年至2020年),講英語的家庭比例已從32.3%增至48.3%。

(圖:來源自網絡)
對於畢丹星所建議的將英語測試作為新移民的遴選條件,通訊及新聞部長兼內政部第二部長楊莉明代表內政部回答時表明,沒有這個必要。
她說,自己對畢丹星的這個提議深感意外。
「首先,新加坡公民權或永久居民權的申請者,多數都已經在新加坡生活了好幾年,尤其是在這裡工作的人。他們能說流利的英語一點都不讓人感到意外,沒必要刻意再測試。」
「至於那些英語不流利的,經常走訪居民的我們都知道他們是誰。他們很可能就是那些新移民或其他PR的配偶們,也來自同一個國家。除非我們想表達的是,我們不歡迎這些人的配偶,不然我不確定測試他們的英語程度對於申請能起到什麼幫助。」
最後,楊莉明也說:「第三、我們每天都會見到一些連一句英語都不會說的本地居民。我不認為有任何人會說,這些人融入新加坡的程度比不上其他人。」

(圖:來源自網絡)
畢丹星以瑞士為例進行說明,它對新公民有非常具體的遴選程序。
「人們通過入籍獲得瑞士公民身份前,必須展現出堅定的承諾……就普通入籍而言,他須已住在瑞士10年並持有永久居留證。瑞士當局會傳喚申請者進行個人面試,重點了解他們對瑞士的認識。他們必須能夠回答有關瑞士地理、歷史、政治和社會的問題。我們有類似的要求嗎?」
楊莉明表示:
「我們考慮的是社會融合的各種標誌,例如與新加坡人的家庭關係、居住時長、申請者是否曾在公立學校就讀或完成國民服役。這些都是與他們的經濟貢獻、資格和年齡一起評估的。所有申請者在獲得公民身份前也須完成新加坡公民之旅。這項計劃幫助參與者更好地了解新加坡的歷史與文化。這計劃剛在近期更新和改進,內容是與普通新加坡人共同創作的。」
================================
小編收到工人黨反饋,已經做了修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