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龜嶼拿督公廟燒毀,看守人日夜牽掛,希望廟宇能完成修復,趕在農曆九月的進香季節讓信眾前往祭拜。時間緊迫,加上廟宇建在山坡上,修復工程料將困難重重,但社會多方熱心伸出援手。
位於龜嶼山坡上的拿督公廟在4月17日傍晚時分不知何故起火燃燒,經消防員搶救一小時後將火撲滅。這座超過200年歷史的廟宇幾乎全毀,三座聖祠的大部分木柱都已燒盡,鋁鐵頂棚也塌下,碎瓦和焦葉散落一地。
儘管通往廟宇的階梯事後一直上鎖,但看守人伊薩(60歲)多次注意到周圍的塑料椅子有被移動過的痕跡,顯示有人擅自上山,十分危險。
員工花五天清理廢墟
身為拿督公廟的第六代看守人,火患發生後伊薩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復,但一想到來臨農曆九月的進香季節,就開始著手準備修復事宜。
「我請了五名工人幫忙,他們上下山很不容易,花了五天的時間才清理了廢墟。」
獲得新加坡土地管理局批准後,伊薩便聯繫工程師規劃修復。負責修復工作的工程師西蒙來自建築與維修公司SuccessForever,過去五年參與了姐妹島和龜嶼的多個工程。
儘管西蒙和團隊的經驗豐富,這次的拿督公廟修復工程十分複雜。除此之外,伊薩希望最大程度保留具象徵意義的黃色裝潢,團隊也須在修復廟宇原狀和加強建築安全之間取得平衡。西蒙到場勘察後說:「從新加坡本島運送材料到這裡,再搬上山費時費力,山坡上的地也不平坦,要搭建頂棚不容易。」
談及修復費用,伊薩說先由工程公司報價,再和保險公司接洽,料須花費數十萬元。
雖然困難重重,但很多人向伊薩伸出援手,承諾將出錢出力。來自新加坡建築師學會的多名建築師主動聯繫伊薩提供援助,還一同前往勘察。
伊薩頗為感動地說:「看到大家這麼關心拿督公廟,激勵我打起精神好好修復廟宇,回饋信眾。」
今年的農曆九月進香季節從9月26日開始,為期一個月。經過兩年的疫情安全管理措施,今年的進香季節不設人數限制,料會有上萬名信眾前去祭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