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大乘禪寺時隔兩年舉辦實體的衛塞節慶祝會,信徒反應熱烈,15日吸引了約5000人前往參加。
這次慶祝會的活動包括藏傳佛教遊行,讓信徒祈福,浴佛等傳統衛塞節活動。除此之外,禪寺還為手工縫製的巨型釋迦牟尼佛畫像(又名唐卡)揭幕。文化、社區及青年部長兼律政部第二部長唐振輝也出席了15日的慶祝會。

(卓祾禕攝)
冠病疫情暴發之前,大乘禪寺每年都會舉辦實體慶祝會,但疫情後,慶祝會改以線上形式舉行。如今防疫措施放寬,宗教活動限制也減少許多,讓禪寺得以復辦實體活動。
姚利慧(43歲,創意設計師)從2009年就開始在大乘禪寺的衛塞節慶祝會擔任義工,而慶祝會在過去兩年被迫中斷後終於復辦,讓她感到很愉悅。「通過實體形式的慶祝會,我能和寺里認識的朋友一同過佳節,這比在家一個人在線上看慶祝會好太多了。」
第一次在衛塞節慶祝會擔任義工的林義飛(36歲,企業合規官)說,見到眾多信徒十分享受慶祝會,他也深受歡樂的氣氛感染。
大乘禪寺表示,儘管防疫措施放寬,在籌備這次活動時依然保持謹慎的態度。
慶祝會負責人葛厚儀受訪時說:「雖然防疫措施放寬,我們可以舉辦實體活動,但疫情終究沒有完全結束。因此,我們依然須要防疫,保護參加活動的信徒……例如,疫情前,我們為浴佛的信徒準備了共用勺子,讓他們從統一的水桶取水。這樣的間接接觸並不衛生,於是我們今年沒有準備水桶勺子,而是讓信徒自己帶水浴佛。」
三節合一慶祝會 慈濟復辦現場浴佛儀式900人參與
「衛塞節、母親節、全球慈濟日」同慶,約900名民眾15日到白沙靜思堂,參加慈濟的三節合一慶祝會。
過去兩年受冠病疫情影響,公眾只能在線上參加 的浴佛儀式和周年紀念,今年佛教慈濟功德會(新加坡)復辦實體浴佛大典。

(謝智揚攝)
浴佛典禮分兩場,共745名公眾參加,每場都座無虛席。可讓公眾隨時參加的「流動浴佛」也吸引了190人參加。今年慈濟配合防疫措施,將以往公眾會沾水的儀式改換為「誠齋戒」,鼓勵更多公眾們開始吃素。
洪永康(42歲,飲食業老闆)與妻子今年第一次帶著年幼女兒參加實體浴佛大典,他說:「作為佛教家庭,我們希望讓孩子可以感受一下,在她心中種下種子,讓她在人生中有個指引,這也是一個全家團聚的好機會。」
慈濟:希望明年回體育館舉辦
年年參與浴佛大典的傅意財(69歲,半退休人士)是慈濟義工,他說:「浴佛大典讓我們懂得『感念佛恩、親恩、眾生恩』,我很看重浴佛,我來浴佛就是為了求世界和平,求疫情結束,所以我都會穿著隆重。」
同疫情前的慶祝活動相比,這次實體慶祝有些不同。往年慈濟浴佛儀式在體育館舉行,到場參加的公眾在千人以上。參與這次浴佛大典籌辦工作的郭洙鳴(54歲,慈濟義工)說:「過去兩年疫情的應變政策一直在變,今年在會所辦這項慶祝活動,這是個較安全的選擇,因為我們可以根據政策變動靈活調整。我們非常希望明年可以回到體育館舉辦。」
從小就在慈濟當義工的江羿伯(15歲,學生)15日與家人一同參加儀式,他說:「因為疫情,我們很長時間沒有機會參加線下活動,所以這次覺得很幸福,可以參加實體的浴佛大典。」
慈濟的浴佛大典每年都廣邀不同宗教背景的民眾前來參與,在體育館舉辦時更會邀請10大宗教代表出席。郭洙鳴說,「衛塞節不單單是佛教的一個盛典,我們更是希望借這個盛典來邀約其他宗教共同為新加坡、為世界一起祈福。」
文:黎抒旋、馬菁
攝影:卓祾禕、謝智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