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重分配奏效? 去年新加坡的普通人和有錢人的差距又拉近了

2023年02月11日   •   4446次閱讀

統計局數據顯示,本地量化貧富差距的基尼係數去年進一步下滑,意味著貧富懸殊的情況改善。(海峽時報)

作者 李國豪

2022年是新加坡疫後經濟復甦的一年。但在供應鏈紊亂及俄烏戰爭等因素下,通貨膨脹也如影隨形,物價飛漲,不少國人都感受到了賺錢趕不上花錢的沉重壓力。

新加坡統計局前天(9日)公布的《2022年住戶收入主要趨勢》報告,某種程度上量化了這種感受。 該報告基本上有兩個重點。

居民家庭的月入中位數去年的實質增長,低於2017年至2022年的年均0.6%;

本地貧富差距的情況進一步改善。

先來看第一組數據。 本地受僱居民家庭工作月入中位數實質增長低於近六年平均 本地受僱居民家庭(resident employed household)的工作月入中位數,儘管從2021年的9520新元,增至去年的1萬零99新元,帳面上來看漲了6.1%,但考慮通膨因素後,其實只實質增長了0.2%。

但和2017年至2022年平均每年實質增加0.6%相比,去年0.2%的增長幅度相對遜色。

換言之,以家庭單位來看,去年本地家庭收入的增長,幾乎都被通膨「吃掉」了。

位於收入頂層的家庭實質收入不增反減

如果再把數據拆分到個人來細看,居民家庭的人均月入中位數則從2021年的3027元增至去年的3287元,納入通膨因素後,實質增長2.6%。

不過,人均月入增幅較大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本地家庭的平均規模變小了,從2021年的3.32跌至去年的3.27。

值得一提的是,本地收入最高的10%家庭是所有收入分位中,唯一人均收入不增反減的組別。

收入最高的10%家庭在2022年的人均月收入實際上減少了1.3%。

2022年收入最高的10%家庭的人均月收入實質減少1.3%。(新加坡統計局)

統計局分析,這是因為收入最高的10%家庭中,每戶家庭的平均人數增加了,2021年每家平均2.26,2022年增至2.34人。

加上收入頂層的家庭受到的通膨壓力更高,導致他們的收入實質減少。

從長期趨勢來看,收入頂層的收入變化和其他收入分位也呈現相反的狀態。

從2017年至2022年,第1至第9分位家庭的月收入平均每年實質增長1.5%至3%。

反之,第10分位,即收入最頂層的10%家庭,這段期間的收入平均每年實質減少0.4%。 (註:分位越低,收入越低,如第1分位是收入最低的10%家庭。)

再來看第二組數據。

貧富差距為2000年以來第二低

新加坡的基尼係數從2021年的0.444降至去年的0.437。若將政府轉移(例如消費稅補助券等援助措施)和稅務納入考量,2022年的基尼係數進一步下滑至0.378。

這意味著,本地的貧富懸殊情況,相對獲得改善。

基尼係數是用來衡量社會收入差距的一項重要工具。若基尼係數(Gini Coefficient)為零,表示社會收入分配絕對平均,1是絕對不平均。

簡單來說,基尼係數越小,社會貧富差距越小。

根據聯合國給予的定義:

基尼係數低於0.2,代表收入完美平等;

0.2至0.3:相對平等;

0.3至0.4:收入差距相對合理;

0.4至0.5:高度不平等;

0.5以上:嚴重不平等。

本地去年0.378的基尼係數為2000年以來第二低,僅次於2020年的0.375。

這顯示,本地的重分配機制,包括政府轉移及稅務制度都起到了一定作用。

近十年本地受僱家庭基尼指數。(新加坡統計局)

誰獲得最多政府轉移?

據統計局數據,去年本地居民家庭平均獲得5765元的政府轉移,較2021年的5257元來得更高。

但必須強調的是,這當中包括了政府一次性的援助措施,例如緩解消費稅(GST)調漲及通膨壓力所提供的各項補助。

其中,住在一房式及兩房式組屋的家庭去年平均獲得1萬2189新元政府轉移,為所有房型之最。

三房式、四房式住戶則分別獲得6361元及5676元政府轉移;五房式組屋及公寓式組屋住戶獲得5583元。

私宅住戶相對較少,公寓住戶只獲得3624元,有地住宅住戶則是3800元。

協助國人抗通膨的社區發展理事會(CDC)鄰里購物券也是去年的政府轉移之一。(海峽時報)

接下來還有一連串增稅措施上路

在稅務方面,我國個人所得稅採取累進稅制,即賺得越多,繳得越多,在拉近貧富差距方面能起到一定作用。

政府在2022年財政預算案也已宣布,2024年起,最高個人所得稅邊際稅率將從22%上調至24%。

去年的預算案提出了其他一連串增稅措施,例如在2024年前將消費稅提高至9%,以及房地產稅今年起分兩階段調高等。

上述增稅措施,收入較高者所受影響更大,隨著相關政策陸續到位,接下來是否能進一步縮小本地貧富鴻溝,值得進一步觀察。

無論如何,社會重分配的過程中必須謹慎拿捏平衡,避免成為「劫富濟貧」,加上今年全球經濟有陷入衰退的風險,因此下周二(14日)即將公布的財政預算案中,相信不會再有更多相對激進的政策出現。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2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1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2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8892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8892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3762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3591次閱讀
新幣攻破5.6關口!大選倒計時,搶占政策+匯率「黃金交叉點」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249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