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總理提醒國人為新常態做好準備。(通訊及新聞部)
作者 李國豪
隨著抗疫跨部門工作小組(20日)宣布我國的病毒阻斷措施將於6月1日結束,分三個階段逐步解封,李顯龍總理今日提醒國人,新加坡不會永遠封閉,因此國人必須開始適應新常態。
李總理昨天在面簿貼文指出,他理解國人都在期盼早日恢復正常生活。
「我知道大家都想恢復正常生活,包括送小孩上學、生意重新開張、和朋友在外頭聚餐。當然,還有探訪家人和摯愛的人。」
但李總理強調,這個過程不可操之過急,避免部分國家甫解除封鎖就出現病例重新攀升的情況在我國發生。
他舉開放餐飲業堂食為例,表示只有在當局有信心本地社區感染病例能保持低檔的狀況下,堂食才會開放,因為一個感染者,往往就有可能造成一個新感染群的出現。
「我們看到很多國家因為重新開放而導致冠病確診病例捲土重來。」
李總理並未特別指出有哪些國家因重新開放而導致病例數重新回升,但中國、韓國和德國等原本因疫情趨緩而解封的國家,在解封后很快又面臨疫情復發的危機。
因此李總理提醒國人警惕,阻斷措施儘管已經成功改善本地疫情,但和2019冠狀病毒疾病的戰鬥仍未結束,解封有必要以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
無論如何,他表示新加坡不會「永遠封閉」。
「所以我們必須為新常態做好準備,在全球疫情當下調整我們的生活及工作日常,以策安全。」


經濟恢復取決於疫苗和快速檢測工具面世的速度
另一方面,貿工部長陳振聲今天接受彭博社訪問時則表示,我國經濟恢復的速度取決於冠病疫苗和可負擔的快速檢測工具能多快出現。
「如果上述的任何一項能在接下來幾個月問世,我認為我們的經濟將會恢復得更快。」
其中,快速檢測工具對於恢復跨國旅行和其他活動至關重要。
陳振聲本月初與澳大利亞、加拿大、韓國和紐西蘭的貿易部長同意加強協調,逐步恢復跨境人員流通,同時也將在公共衛生的考量下探討放行必要商務旅行的可能性,以確保全球供應鏈的持續運作。
無論如何,衛生部昨日已聲明,重開邊境的措施不會與6月2日開始分三階段逐步放寬限制措施的時間表掛鉤。
初步數據顯示,新加坡國內生產總值在今年第一季度下滑了2.2%,是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以來最糟糕的一次。
不過陳振聲強調,得利於政府推出的經濟振興配套,本地失業率並未大幅攀升。
政府預計將在下周二(26日)公布我國第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的最終數據,一般預料當局將下修全年經濟展望。政府在3月時原本預測我國今年經濟將萎縮1%至4%。
無獨有偶,副總理兼財政部長王瑞傑也將於同一天在國會發表部長聲明,宣布我國的第四次「抗疫」預算案。

我國經濟全面恢復的速度取決於疫苗和快速檢測工具多快問世。(法新社)
6月2日起分三階段解封
我國抗疫跨部門工作小組(19日)宣布本地病毒阻斷措施將於6月1日如期結束,但所有解封措施不會一次到位,解封將分成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
6月2日開始的第一階段,除了目前仍維持營運的必要服務,其他低傳染風險的經濟活動也將獲准恢復。允許重新運作的行業包括製造業。
當局預計全國三分之一的員工將可回到公司上班,超過四分之三的經濟活動也將恢復。
然而,本地企業也受促儘可能讓員工居家辦公,重新開放的工作場所也必須遵守相關的安全衛生規範。
除此以外,大部分零售商店和個人服務仍將持續關閉,餐飲業繼續禁止堂食。
部分醫療服務如牙醫、專科門診、慢性疾病管理等將恢復。
校園方面,除了中小學應屆畢業生可在平日每天回校上課,其他年級的學生則每周輪流回校上課。學前教育中心將從6月2日起分階段重開,託管中心則全面恢復運作。
阻斷措施期間相見難的情況也將稍微舒緩。
沒有與父母或祖父母同住的子女可前往探望長輩,不過每戶家庭每日只能接待一次探訪,同時探訪者以兩人為限,並且必須來自同一個住處。
第一階段期間,人們仍應遵守在必要情況下才出門的規定,同時務必佩戴口罩。
衛生部長顏金勇表示,第一階段預計將持續超過四周。如果社區感染率持續維持在低點,我國才會進入第二階段解封。

製造業領域的公司企業獲准在第一階段復工。(海峽時報)
第二階段
到了第二階段,更多企業和商家將逐步獲准重開,包括餐飲業開放堂食、零售商店、健身房、體育休閒設施、補習中心等。
當局也將視情況,開放讓所有學生返校。高等學府也將增加返校人數。
第二階段預計將持續數月才能進入第三階段。
第三階段
各種社會、文化、宗教和商業活動將在第三階段恢復,但聚會人數仍受限制以避免大型感染群的出現。
屬於冠病高風險群的年長人士也將獲准在保持社交距離的情況下恢復日常生活。

年長人士在第三階段將可恢復日常活動。(聯合早報)
人群較容易聚集的娛樂場所如電影院、劇院、酒吧和夜店等也將在第三階段獲准開放。
不過,顏金勇也提醒,隨著我國逐步解封,本地預計會迎來每日新增病例上升的情況。但重要的是,所有新增病例必須儘早發現並加以控制,以避免感染人數迅速攀升,或出現大宗感染群。

(聯合早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