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近開始運動了嗎?
有調查小時,在疫情爆發後,有更多人開始運動或增加運動次數。
體育理事會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近七成本地人去年經常運動,是過去六年來的新高。

比如說,許多人過去每個月跑步一、兩次,但疫情暴發後,運動的次數就增多了,尤其是健身房關閉後,無法使用器材健身,大家會增加在家裡做高強度間歇訓練的次數,或是到戶外運動。
在健身房開始營業後,明顯感覺到會員人數在這期間持續增加,上升了有近五成。而且想要學習系統體重訓練的人也增多了,也有很多人想要跟著教練訓練。
根據體理會向超過4500名國人進行的調查發現,在過去一個月內每周經常運動、一個月內每周運動少過一次,以及過去一年來偶爾運動的人去年都有增加。這比例在去年達到87%。

在個別運動方面,戶外步行和跑步依舊是本地人首選,參與者顯著增加,跟新加坡本身的自然環境和基礎設施的建設有關,比較適合跑步。
而騎腳踏車和進行徒手訓練的人則翻倍,超越游泳成為第三受歡迎的運動。
調查也發現有三成的國人打算繼續現有的運動方式,不過有65%的國人則希望能回到疫情前的訓練方式,隨著新加坡進入疫情後的新常態,當局認為結合線下線上的運動模式將是未來的趨勢。

當局也會通過網站推出更多元化的項目和視頻,鼓勵國人保持健康生活。當局也會同業者合作,打造一個更有效的運動環境。
而運動頻率的增加,也使得運動口罩越來越受歡迎。

越來越多人在運動時戴運動口罩。有業者透露運動口罩銷量比去年多出30%。但有醫生認為要有效防止傳播,運動期間除了戴口罩,還需要保持安全距離。
儘管運動激烈還是不忘戴口罩。目前不超過兩人進行運動項目無需佩戴口罩。但三到五人一組在室內運動,就必需帶上口罩,而更舒適、耐用的運動口罩較受青睞。

很多人說,運動口罩的結構,它比起戴上醫用或布料口罩更容易呼吸。
過去11個月本地大約售出了5萬個運動口罩,而公眾今年更有意識,也比較清楚不同場合需要使用不同功能的口罩,才能達到它們所要求的保護功能。
有別於醫用口罩,運動口罩不算是醫療用具,所以不受衛生科學局管制。但衛生科學局建議,必須選用過濾功能好的口罩。醫生也認為無論進行哪一類運動,只要能忍受都應該戴上口罩。

有專家建議,做激烈運動時戴口罩並不危險,但必需使用一個能讓你感到舒服的口罩。醫生建議得確保口罩大小合適,並有至少兩層透氣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