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者排隊提取新鈔和適用鈔。(聯合早報)
作者 侯佩瑜
為了跟上工資上漲的步伐和協助民眾積累更多退休儲蓄,新加坡政府在去年聖誕節宣布將從今年9月1日起,分四次逐步調高須繳交公積金的每月薪金頂限,直到2026年上調至8000元。
目前,公積金月薪頂限為6000新元(下同),今年9月先調高至6300元;明年1月再調整至6800元,到2025年和2026年,分別再增600元,最終達到8000元。
簡而言之,月入介於6000元至8000元的雇員和他們的僱主每月須繳的公積金數額會更多,公積金戶口的退休存款也會隨之增加。當然員工的實得工資(take-home pay)也會跟著減少。
現階段須繳付公積金的年薪頂限維持在10萬2000元不變,即每年雇員和僱主公積金繳款頂限為3萬7740元。
那你的公積金戶口的漲幅究竟是多少?你實際多存了多少退休金,夠你退休嗎?
首先,先扼要重述公積金的運作。
目前,55歲及以下的雇員和僱主的公積金繳交率分別為20%及17%。
55歲至70歲的公民和永久居民雇員,公積金繳交率就會相應降低。

55歲至70歲的公民和永久居民雇員和僱主,2023年起的公積金繳交率。(公積金局)
不過政府在2019年宣布,55歲至70歲的公民和永久居民雇員,公積金繳交率將逐年調高。其中55歲至60歲者,明年的雇員與僱主繳交率會增加1.5個百分點至31%。
到了2030年,這一年齡組的公積金繳交率將和55歲及以下者一致,以確保他們有足夠的退休存款養老。
以下是2023年,你每個月所繳納的公積金,實際分配到每個戶頭的比例。

(來源公積金局)
公積金會員的普通戶頭年利率目前為2.5%,特別戶頭、保健儲蓄戶頭以及退休戶頭的基本年利率則是4%。
年滿55歲時,公積金局會為會員設立退休戶頭,以全額存款額為限,將特別戶頭、接著是普通戶頭的存款轉入這個退休戶頭。
今年年滿55歲的會員,如果在退休戶頭只預留了9萬9400元(基本退休存款),65歲起每月可以領取的「退休金」就只有870元。
如果在退休戶頭留下19萬8800新元(全額退休存款),每月入息將是1620元。
倘若你在退休戶頭留下29萬8200新元(超額退休存款),到了65歲時,每月入息就有2370元。
簡單來說,你在公積金中存的錢越多,將來你就有更多錢來過退休生活。
月薪頂限調高後,你會多存多少公積金?
輝立資本(PhillipCapital)的金融服務經理Elijah Lee指出,年輕人將有更多時間讓複利效應發揮其「魔力」——隨著時間的推移,你的「投資」增長會更快,因為餘額越來越多,利息也會越來越多。
假設一個人今年35歲,每月收入至少8000新元,沒有額外獎金,年薪為9萬6000新元。
當公積金月薪頂限第一次提高時,這個人一年的公積金繳納金額,將在今年9月開始增加約444新元。
隨著月薪頂限的提高,2024年他就得額外繳3552新元,2025年增加至額外6216新元,2026年則增加到8880新元。
根據會計公司安永計算,到了2043年,當這個人年滿55歲時,額外繳的公積金總額約為17萬新元(不包括應計的利息),變相增加了30%的公積金存款。

(來源:會計公司安永)
安永指出,上述的計算並不包括2023年之前所繳的公積金。另外也假設在2043年之前,公積金的月薪頂限仍保持在8000新元,但因為收入水平和生活成本不斷上升,這種情況不太可能會出現。
安永民眾諮詢服務部合伙人塞爾瓦姆(Panneer Selvam)告訴媒體, 約46%的額外供款(約7萬8000新元)其實是由僱主繳的,如果公積金的月薪頂限沒有改變,個人就不會多收到這筆錢。
塞爾瓦姆指出,公積金的月薪頂限提高,使得實際工資增長能轉為退休基金的增幅。
這筆額外的公積金對你的退休計劃有何用處?

(新明日報)
一般來說,隨著公積金儲蓄的增加,專家預計更多人能夠在55歲時達到基本退休存款,甚至有更多的錢可以達到全額退休存款或超額退休存款。
塞爾瓦姆說,回到35歲的例子,擁有大約17萬新元的額外公積金,將幫助這個人在2043年年滿 55歲時「達到或超過」目前的基本退休存款9萬9400元。
當局仍未公布2027年以後的基本退休存款,假設它繼續以每年3.5%的速度增長,安永預計2043 年將可能會達到19萬8000新元。
這個數目雖然遠遠超過今年基本退休存款,但額外的公積金資金將意味著此人,在2024年時只需要另外填補3萬新元就可以達到基本退休存款。
專家指出,很大一部分的人退休存款將會增加固然是好消息,不過同樣值得注意的是,退休後每月能提取的公積金金額,並沒有隨著公積金退休存款的增長而增加。
Elijah Lee指出,公積金退休存款平均每年增長3.5%,但每年的入息增長則只有3.25%,這可能是由於新加坡預期壽命更長。
「隨著人們壽命的延長,如果我們想要讓儲蓄的公積金持續更久,可提取的入息自然跟不上3.5%的增長。」
這就意味著在最新的措施,在複利效應下,從長遠來看應該可以幫助新加坡人跟上通貨膨脹的步伐,但就個人而言,仍需要為退休做出更多的準備。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僅依靠公積金是不夠退休的,只夠支付基本開支。
如果想要更優雅地退休,過上更舒適的生活方式,例如經常出國旅遊,那就需要為退休生活準備更多資金,建立其他退休收入來源。
專家們也建議那些不受公積金月薪上限調高影響的人,都應該填補公積金戶頭來存夠退休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