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東京奧運會還在進行之時,丹戎巴葛集選區國慶橫幅引爭議,有網民質疑出現在橫幅中的家庭並非新加坡人。其實,該家庭照中的一員是本地運動員Thiruben Thana Rajan,他說:「我們一家人都是新加坡人,我和我的兄弟姐妹都在新加坡土生土長。」

近日有網民將丹戎巴葛集選區一張國慶橫幅的照片發上網,照片除了可見一字排開的議員外,右上角還有居民的照片。
該照片是一張印度族家庭的全家福,有一名網民留言表示:「是在慶祝印度的國慶日嗎?」 也有人質疑他們是不是新加坡人。
20歲的本地運動員Thiruben Thana Rajan在Instagram轉發了相關帖文。他寫道:「我們一家人在國慶日海報上。丹戎巴葛市鎮理事會放了20張不同的海報,每張海報上有不同種族和宗教的國人,我們是其中一個受邀請(在海報上展示)的家庭。」

他接著也表示,自己和兄弟姐妹都在新加坡出生、長大,父母則是在30多年前從馬來西亞移民到了新加坡:
我從15歲就開始代表新加坡參加田徑。我想我不必多說了。
Thiruben Thana Rajan的帖文隨即得到超過兩萬人點贊,大批網民留言表達關懷,有人寫道 「(網民)太不尊重別人了!向你致上愛與支持!」也有人說:「很抱歉發生了這種事。我們與你同在,我們的冠軍。」
丹戎巴葛集選區議員兼貿工部兼文化、社區及青年部政務部長陳聖輝也在Facebook轉發了丹戎巴葛集選區內的20多張國慶橫幅,表示橫幅上的國人來各行各業,以此來慶祝居民間豐富多元的文化。
不幸的是,一些人和群體拍了其中一張展示印度族家庭的橫幅,接著就問為什麼橫幅上沒有其他種族。
陳聖輝也說有網民留言說:「他們是新加坡公民嗎?」 也有另一名華族網民寫道:「原來我們是少數族群,不包括在慶祝活動中。」
他說:這些「帖子的評論令人厭惡」。
陳聖輝說:「這些言論讓我感到痛苦。他們並不代表我們,也不應該代表我們。」 他也表示,慶幸的是,現在很多人已針對相關評論發出反對的聲音,「我們可以做得更好,我們應該不斷努力地做得更好。」
促進民族團結
建立多元民族國家是新加坡基本國策,對新加坡來說,種族問題從一開始就是一個基本問題。如果種族不構成生存挑戰,新加坡就不會從馬來西亞分離出來。
對此新加坡從學生開始提出一系列政策,促進各民族和諧相處。
課外活動
課外活動鼓勵學生參加體育和青少年活動,既能促進每個人的身心健康和性格發展,又能為不同語言文化背景的學生提供團結合作的機會,讓他們學會相互包容和尊重,達到多種族和諧共處的最終目的。學校提供課外活動,為學生提供團結合作的機會。

不分種族,只要興趣相同,就可以一起參加活動,一起度過業餘時間。這種跨種族的課外活動現在已經成為新加坡人身份的一部分。
公共假日
新加坡公共假日的分布與四大種族和宗教密切相關。為了實現平等待遇,所有種族和宗教都享有相同數量的公共假日。

例如,華人慶祝農曆新年有兩天假期,而馬來人也有兩天開齋節和朝覲。基督徒有耶穌受難節和聖誕節,而印度同胞有燈節和衛塞節,這也是兩個節日。
公民與道德教育
在新加坡,小學和中學都有公民和道德教育。公民和道德教育課程使學生能夠更好地了解新加坡不同的種族和文化。

這些課程還包括各種活動和文化游,讓學生親身體驗,從而珍視新加坡多民族多宗教的特點,認識到種族和諧來之不易。新加坡的民族和睦日是一個特殊的節日,旨在促進不同文化和種族之間的相互理解。
學生們在校園裡慶祝種族和諧日,社區發展委員會也舉辦為期一周的活動,讓居民參與。
「種族融合政策」
政府推出「居者有其屋計劃」,向市民出售政府單位。今天,超過80%的國人住在這些高樓里。政府公寓是新加坡社會的縮影,「民族融合政策」確保每個社區都有各種族群體居住。
新加坡不再將印度人和馬來人作為固有的多數選區,而是採用集中選區制度,以確保國會中至少有一定數量的少數民族成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