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檔案
創業:2011年
行業:制服
員工:3人
從月入近萬元到連吃飯都得「斤斤計較」,從坐擁兩間房子到沒薪水可領,從電腦軟體公司頂尖銷售員到寂寂無聞的初創公司老闆兼唯一職員,這些起伏跌宕,都是徐俊聰為創業而吃過的苦。
44歲的徐俊聰2011年底成立優雅制服有限公司(Elegance Uniforms Pte Ltd)後,用了兩年時間立定決心,在2013年辭去高薪的軟體銷售員一職,全心投入自己的制服事業。
正如他所言,創業的首兩年是最艱辛難挨的,「生活起了很大的轉變,以前吃自助餐或上酒店餐館,想去就去,現在連經濟飯菜都得選擇便宜好吃的,儘量省吃儉用。」
不僅如此,曾打破無數營銷業績的他,忽然成了「從沒聽過」的小公司老闆,過去殷勤的客戶都對他冷淡漠視,屢屢被拒於門外,畢業自新加坡國立大學電腦工程系的他非得要有強大的心理素質,才能堅持下去。
「創業第一年,我天天在榜鵝聯絡所一張小桌子,利用那裡的免費網絡辦公。日曬時,背後一片炙熱;下雨颳風時,為保護電腦不被雨噴濕,自己一身濕。」
走過這條創業之路,現在,公司旗下的品牌「Cotton Planet」,成功以柔軟舒適、設計別具一格的特色,占有本地制服市場的一席之地,疫情前的客戶多達300多家,多來自銀行、酒店、大餐館和大機構等,營業額一度達50萬元。
2017年,他收購了海外一家制服工廠,進一步擴大銷量,提升品牌。此外,他也打算進軍禮品市場,為客戶提供多元化服務。
然而,疫情打亂了整個商業布局,不同行業的抗壓和回彈情況參差不齊,「我們做的是公司或活動制服,衝擊很直接,像銀行路展活動、有規模的餐館、航空或酒店旅遊業,訂單幾乎絕跡;園藝設計或垃圾收集工作等行業,影響則不大。」
重接訂單有「劫後餘生」感覺
隨著疫苗面世,經濟逐步復甦,他開始接到建築業和航空公司的訂單,「有種劫後餘生的感覺。」
但他認為,至少需幾年時間才會賺回在疫情期間蒙受的虧損,「疫情期間我虧了近60萬元,現在還在虧錢,靠著儲蓄和銀行貸款維持運營開銷。」
什麼原因讓他甘之如飴?「幫人打工,不管是頂尖銷售員還是公司總裁,努力的事業最終是屬於公司的,而且有時不是自己想做什麼就能去做,能力無法發揮到極限。我覺得人應該向希望與夢想一步步前進,不畏艱苦,總有一天夢想會因努力而實現。」
徐俊聰自小家境貧困,母親在他還差半年大學畢業時驟逝,經濟頓時陷入困境。孑然一身的他一畢業,馬上投入職場,練得一身敏銳的商業嗅覺。
此外,他也善用網絡的市場宣傳威力,專營谷歌或電郵行銷,「我的客戶只有一成經由朋友介紹,其餘都是網搜聯繫的。畢竟我們賣的是制服,員工一般也不太清楚制服來源。而且現在居家辦公後,我連客戶長得什麼樣子都不知道,只聽到聲音,主顧的關係也較機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