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地巴士轉換站出現的感染群近日引發關注。(聯合早報)
作者 李國豪
新加坡的冠病社區病例從兩周前的600多起倍增至上周的1200多起,儘管政府不會收緊防疫級別,但為了確保本地醫療體系能有效應對疫情,當局前天(6日)宣布採取四大措施,以減緩社區傳播的速度。
其中,民眾的自律,以及自我檢測將是我國接下來減緩病毒傳播的關鍵,包括:
自我限制社交聚會:一天一次;
禁止員工在辦公場所進行社交聚會及互動;
高風險行業的快速簡易檢測頻率,從兩周一次提高至每周一次,同時擴大定期檢測範圍
向更多有感染風險的民眾發送「健康風險警告」(簡稱HRW)和「健康風險警戒」(簡稱HRA)。

(黎曉昕製圖)
一、社交聚會限制在一天一次
當局強烈建議公眾接下來兩周,將每日的社交聚會限制在一次。
所有公眾,尤其是年長者或與年長者同住的人都應該減少非必要的社交活動。
儘管社交聚會一天一次的規定並非強制規定,但聯合領導抗疫跨部門工作小組的財政部長黃循財呼籲人們履行社會責任,共同減緩病毒的傳播。
當局也鼓勵公眾,無論是否已接種疫苗,都應定期使用抗原快速檢測(ART)自助檢測儀自我檢測。

當局鼓勵民眾將社交聚會限制在一天一次。(聯合早報)
二、工作場所禁止員工進行社交聚會及互動
衛生部文告指出,一些工作場所近日開始出現感染群。原因是隨著安全管理措施放寬,一些員工在辦公場所的食堂和茶水間等地點,往往會放鬆警惕而除下口罩交流互動。
因此從9月8日起,工作場合將禁止員工舉行任何社交聚會和互動。 此外,一旦發現辦公場所有任何員工確診,僱主必須實施最嚴格的居家辦公規定,即讓所有能居家辦公的員工統統回家辦公,為期14天。
上述居家辦公者也應自律,儘量減少社交聚會。

員工從8日起禁止在工作場所舉行社交聚會。(海峽時報)
三、高風險行業擴大定期檢測範圍、增加檢測頻率
9月13日起,餐飲業、個人保健服務等高風險行業員工進行快速簡易檢測的頻率從現有的兩周一次增加為一周一次,同時也把快檢措施進一步擴大到零售商場、德士等經常與社區接觸的行業。
除了上述強制定期快檢的行業,當局也給本地所有公司分發ART自助檢測儀,每名員工分別可獲8個檢測儀。
所有公司應要求所有必須到工作場所上班的員工在接下來2個月內,每周自我檢測一次。

高風險行業定期快檢的頻率將增加為每周一次。(聯合早報)
四、向更多公眾發出「健康風險警告」和「健康風險警戒」
由於本地社區病例持續增加,當局預計將給更多人發送「健康風險警告」(簡稱HRW)和「健康風險警戒」(簡稱HRA)。
曾密切接觸或長時間接近冠病病患的公眾將收到HRW;過去14天內曾同時與冠病病患到過同個地點的人則會收到HRA。
HRW:總共須進行兩次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檢測和一次抗原快速檢測儀(ART)自行檢測,包括在第一次PCR檢測結果呈陰前自我隔離,第七天進行ART檢測,以及在第14天再多做一次PCR檢測。
HRA:無須進行強制檢測,但當局鼓勵接獲HRA的公眾進行ART自我檢測,同時在接下來的14天密切留意自己的健康情況。
無論是HRW或HRA都並非隔離令,但當局建議接獲這類通知的人應在接下來14天,減少社交活動。
黃循財:若重症病例劇增,將收緊防疫措施

(海峽時報視頻截圖)
黃循財強調,當局如今已把注意力轉移到冠病的重症率與使用加護病房的趨勢,而這兩項指標目前都處於穩定水平。
為避免重症病例因感染病例增加而攀升,我國將透過更廣泛檢測,更積極追蹤病例接觸者,以及訴諸民眾的自律來減少病毒傳播風險。
他表示,由於本地擁有更高的疫苗接種率,因此不一定要通過收緊措施來減緩病毒傳播。
不過,若已盡了最大努力,須輸氧或在加護病房治療的重症病例還是急劇增加,那當局在別無選擇下,只能收緊防疫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