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傭帶著坐輪椅的老僱主到樓下「散步」,下來後老人家被晾在一旁,女傭則坐在另一頭玩手機。(Ho Wei Sheng)
作者 侯佩瑜
孩子出生後,一些父母雖然會聘請女傭幫忙照顧,但通常都會盡心盡力和孩子培養親子關係。
為了讓孩子接觸和認識更多新事物,父母每逢周末或一有空,都會親自給孩子安排各種刺激孩子發展的活動,譬如為還不識字的新生兒讀故事書、給他約其他同齡孩子聚會(playdate)、帶他上感官課、音樂課、體操或藝術課等。還有些家長甚至是天天這麼做。
換成是這些家長的年邁父母,情況可能大不相同,不少同樣為人子女的家長就被指在照顧行動不便、失智或患有輕度認知障礙,心智好比個孩子的父母來說,給予的照顧明顯不夠。
網民Ho Wei Sheng(9日)在臉書上分享了一張在後港10道第421座組屋所拍攝的照片。
照片中:女傭帶著坐輪椅的老僱主到樓下「散步」,呼吸新鮮空氣,下樓後老人家被晾在一旁,女傭則坐在另一頭玩手機。

他指出,這絕對不是他第一次看見這樣的場景。
「(他們總是在)同一個地點,女傭也會做著相同的事,(在一旁)滑手機。老翁則會在一旁看同樣的『風景』,也就是一輛輛腳踏車。」
剛移居到本地的他說,他不認識這名女傭的僱主,也不清楚這名老翁是誰的父親,並問道:
這是女傭照顧老人家的「標準作業程序」嗎?
他還說,如果(同樣的情況)發生在他的父母身上,他會非常痛心,並建議該僱主停止僱傭這名女傭。
這則貼文以及相關新聞,兩天內就有超過900人按傷心的表情,超過500人留言以及超過400人轉發。
不少網民紛紛留言感嘆這確實是本地常見的情景,尤其是老年人居多的組屋區,有些女傭三五成群聚在一起聊天,而把她們照顧的阿公、阿嬤或特需兒童晾在一旁一兩個小時。
網民爭論的是:這是誰的錯?是女傭不盡責,還是子女把照料父母的重任假手旁人,與他人無關?
女傭不盡責?

外籍女傭推著輪椅,帶著行動不便的年長者外出。(聯合早報)
有人責怪女傭只顧著刷手機,沒有用心照顧老僱主。
必須指出的是,本地多數女傭沒有接受過照顧有特別需要長者的專業培訓,要女傭像日間護理中心的那樣,每天為老人家進行健身、遊戲等互動性活動,來維持他們身體和認知功能,而且還不能讓他們重複著做同樣的活動,以免他們覺得枯燥、毫無意義,這的確強人所難。
很多時候,要僱主女傭好好照顧年長者,就需要給予女傭準確的指示,甚至得制定好時間表讓女傭跟著做。
然而,你有你的計劃和期望,不代表老人家會照著你的想法去做。
撇開每個老人家都有自己的固定脾性不說,一些若患有失智症、耳背等病情,也會導致他們變得焦慮和煩躁,不願配合。
也因如此,有時僱主擔心女傭無法應付,只能安排一些較簡單又不會太刺激老人家的活動,例如到樓下散步,雖然每次都去同一個地方,可是眼前看的事物會有變化,總比呆在家裡好,對刺激他們的大腦還是有一定的幫助。
讓女傭推著輪椅帶年長者四處逛,也是很吃力的事情。
最理想的情況,當然是女傭在散步的過程中,與年長者談天,為他介紹一下眼前的事物。
但事實是,一些女傭與老人家語言不通,而且女傭身為年長者24小時的看護,負責喂長者一日三餐,喂藥,移動他們去洗澡和如廁等。
如果碰上是失智症患者還可能不肯洗澡或吃飯、發脾氣大聲嚷嚷和晚上不肯睡覺,女傭整個工作氛圍很消極,工作繁瑣以外、睡眠不足還體力透支,精神壓力很大,久而久之會陷入倦怠心態。
外加,女傭畢竟在打一份工,把屎把尿的對象又不是可愛的小孩,要她們像子女一樣(有些子女都辦不到)噓寒問暖、細心、有愛地侍奉老人家,這樣的要求實在有點過分了。
別說女傭,就算是子女擔任看護工作,有時也需要刷刷手機,抽離一下,給自己喘息的時間與空間。
也有網民指出,一些老人家其實不喜歡全天候與女傭待在一起,有時他們也希望獨處。
固然,有些女傭是看準老人家喪失了投訴的能力,只是滿足了老人家吃喝拉撒等基本需求就算了,剩餘的時間都在娛樂自己。
不過紅螞蟻的確看過待阿公阿嬤如有血緣關係的主僕關係。紅螞蟻的夫祖母由緬甸女傭照顧了七、八年了,女傭照顧阿嫲時的細微動作,就像疼愛小孩子一樣,透露著愛意,譬如她會親親阿嫲的臉頰,Sayang(疼愛地摸)阿嫲的頭。
子女應該做得更多?

外籍女傭推著輪椅,帶著行動不便的年長者外出。(聯合早報)
一些網民則指出,照顧老人家本是兒女的責任,我們應該做得更多,讓他們更優雅地老去。
他們也認為,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如果還沒體驗過看護老人家的難處,還是diam-diam(福建話:別吭聲)就好。
子女當然知道把老人家送到療養院或日間護理中心,可以得到更專業的照料,讓他們有機會與他人社交,而且有更多的活動選擇。但孩子們未必有這個經濟能力,所以一些只能假手於女傭,才能更專心賺錢養家。
網民Thor Hulk就坦言,他曾經也會對老人家的看護者評頭論足,甚至覺得如果同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一定會做得比對方好。 不過當自己身歷其境後,才發現看護者每天的生活都壓力山大。
目前幫忙照看母親的他說,要兼顧全職工作和照顧家庭所帶來的挑戰,壓力是非常大的。他因此聘請了兼職護工幫忙,剛開始也給對方設下了一定的要求,想要確保一切都在控制之中。
然而事與願違,還把自己搞得焦頭爛額。現在他只是努力地學著放手,降低自己的期望,只要對方確保母親的基本需求得到照料,減輕他下班後的看護壓力,就已經達到他的目標了。
他指出,一定有人會評論說,為什麼我們可以照顧自己的孩子,但卻不能好好照顧父母。作為父母,我們可以在需要的時候管教孩子,但作為孩子,我們不能管教我們的父母。當父母固執的時候,這就更有挑戰性了。

其實,子女將不能自理的父母委託給陌生的女傭照顧,或多或少也是因為不得已,可是好女傭可遇不可求,很多人只希望她們不要虐待父母就好,因此只能犧牲老人家的其他需求。
隨著本地人口老化,該如何讓老人家更優雅地老去,值得商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