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分享我的親身留學故事,作為國內大學生,我是如何敲開新加坡的大門的。
總結成幾條精華:
1. 把留學當作是長期項目,提前找專業人士規劃。
2. 確立清晰的目標和時間節點,以及達成標準。
3. 圍繞著目標,做出「離目標更靠近」的選擇。
新加坡吸引「當時的我」的地方:
1. 社會環境安全,容易適應華人環境。
2. 學校教學水平高,含金量高。
3. 留學時間短(1年研究生),成本較低。

我的新加坡留學之路,這個得從初高中說起。
是的,提前7-8年開始規劃,可見留學規劃的重要性,這也是我特別熱衷於幫助大家一步步踏踏實實來新加坡的原因。
我初高中的時候,跟父母和家人來新加坡旅遊。短短几天,新加坡給我們全家帶來特別好的印象,尤其是環境很安全(我爸媽特別看重這個),很乾凈,就像是一個沒那麼熱的廣州。
接待我們的叔叔阿姨也給我們介紹了新加坡的教育,沒想到新加坡兩所公立大學排名在亞洲數一數二,新加坡國立大學排名比清華、北大、港大都前。
於是乎,我們全家就統一想法:以後我要來新加坡留學。
因為大學4年學費貴,當時我們也不知道有新加坡國家獎學金的項目,所以我們就說好:以後讀研究生的時候,到新加坡讀書。
我猜啊,在那個時候,我爸在那個時候就開始給我準備留學經費了,嗯,我猜的。
我初高中的時候,就已經有這麼明確清晰的目標(來新加坡讀研究生)。於是,隨後的全部重大選擇,都是圍繞著「來新加坡留學」的目標去做決定的。
我高考選擇大學和專業的時候,我就特別清楚,我一定得選擇211學校。結合我的性格天賦,我選擇了華南師範大學的旅遊管理專業。
從大一開始,我開始聯繫留學機構,了解新加坡留學的要求,也有了自己清晰的計劃:每一年每一個階段要做什麼,要拿到什麼成果。
我大一、大二參與了學生會之後,積累了社團經驗,我就離開了;
大二、大三,我開始在IDP(著名澳洲留學機構&雅思考試三大主辦方之一)實習,積累了非常相關的實習經驗,並且也得到了很多留學資源;
大學4年,我知道自己的專業分數要考高分,可以不去上課,但是要拿高分;
我積極參與各種公開演講場合,尤其是英語演講,因為我知道我要有好的英語口語,並且得學雅思……
這一路,其實是一個很寂寞的過程,因為我沒有什麼同伴,我選擇的路跟大家都不一樣,我關注的跟大家也不一樣。我自己去圖書館學習,我自己翹課,我自己放棄大學活動……
可能是我的性格比較獨立,有沒人跟我一樣,我不大在乎,因為我的眼光一直盯在目標上。
在留學申請的時候,我選擇了一些自己能申請的專業,同時也考慮了是否順利讀下來。
雖然當時的我很懂留學申請,在留學機構實習,也成了半個留學通但我還是找了留學中介幫忙申請,因為我把專業的事情讓專業的人去辦。
後來,我被錄取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創業與創新專業,全英文授課。
2013年6月23日,我從廣州來新加坡,開始做研究生入學準備。

以上是我留學準備的故事,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當時的我就是一個平凡無奇的中國學生,通過提前留學規劃和努力奮鬥,帶著父母的祝福,一步步地來到了新加坡。
如果你想來新加坡生活、學習、工作,日後移民,不需要1個億。

圖片來自網絡
今年是我在新加坡定居的第9年,我和小夥伴一起做項目,幫助其他朋友來新加坡生活,真正地發揮我「資源連結」的優勢。
轉載自:晨陽牙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