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美國總統拜登突然在社交媒體ins上發了一個帖子。
他說: 「基建不僅僅指的是道路和橋樑——它跟我們的全球競爭力有關。我們的排名持續落後,而其他國家卻一直在進步,我們不能再繼續這樣下去。我們要投資美國,重新奮起。」

這個排名上,美國在世界基建排名第13位,中國排名第三,而新加坡排名第一。
看起來,拜登好像只是貼出這個排名表來激勵美國人。
那怎麼扯到新加坡的?
新加坡彪悍!超過美國
擁有最強基建、最強競爭力
這個世界基建排名,其實是2019年版本的。
因為去年疫情,沒有發布2020年版本,所以到現在大家仍以2019年的為準。

世界基建排名 那拜登這個時候重提排名,意欲何為?
據華盛頓時報的專家分析,拜登真正想說的其實不是這個排名。
他暗指在同年的另一個排名。

世界競爭力排名(註:中國香港)
一樣是2019年,世界經濟論壇(WEF)發布年度《全球競爭力報告》中,新加坡竟超越美國拿下第一。
100分制的評分系統中,新加坡拿了84.8分,美國83.7。
就算到了去年2020疫情年,新加坡仍然穩坐世界最有競爭力的經濟體寶座。
而美國呢,從原本的第三名,匡一下掉到第10名。
基建全球第13,競爭力全球第10。
美國失去了它慣有的光環。
一直到現在,擁有全球最強基建跟最強競爭力的經濟體,都是新加坡。

作為一向強勢的美國,習慣了擁有最優資源的強國,估計正在暗戳戳不爽新加坡。
不過有網友吐槽,美國怎麼能跟新加坡比。
「新加坡是國家,也是一個城市。你要比較,就拿你們國家最好的城市來比!」

說來也挺有意思。
美國最近這兩任總統都喜歡跟其他國家比基建,拜登想要跟新加坡比。
而特朗普,則是跟中國比。
美國機場基建渣到全球聞名 中美基建大PK!
紐約夠繁華了吧?
然鵝,基建名聲真心有點臭。
尤其是附近的機場,太讓人沒眼看了!一度被美國前任總統特朗普當著全球觀眾大肆吐槽:
「我們的機場好像第三世界國家。」

這話,可能是特朗普少數能講出口、夸中國的大實話。
如今各國競賽發展,新加坡一發沖天,中國後來者居上。
一開始占盡資源優勢的美國,近幾年在基建這事兒上更加是頻頻被打臉。
美國機場
就拿甘迺迪機場來說,去出差的人一落地,看到這種場景差點沒就地昏厥

滿地板的行李,密密麻麻亂放,也沒有留個讓人過的空隙。
難怪照片中那名乘客得站起來高抬雙臂揮手。不然等接機的人來了,茫茫行李中都不知道從哪開始找。
另外,機場內也沒有十分清晰的指示牌。
初來乍到的人都不知道該咋整。

除了人多、沒秩序,機場的基礎設施情況也有點堪憂。
一次水管爆裂,整個機場就遭難了。
值機台變水簾洞

明明身在機場內,卻好像蹚在了外邊小河裡

就想問廁所還能上嗎?!還能嗎?!

還有乘客的行李,隨便堆在地上也沒人管。
水淹行李箱,滋味不要太酸爽?

中國機場 再來看看中國機場。 就說上海。
外形跟內部構造都很吸睛,是有點魔都的樣子了。


機場內部功能區分明,超級寬敞。


就算疫情期間需要做落地檢測,看起來也是有條不絮。

美國地鐵
紐約地鐵建立歷史悠久,名氣很大。只是時過境遷,當初名聲有多響,現在抱怨聲就有多大。

出入口,就一個破舊樓梯。
通道看起來髒兮兮,沒電梯,也沒有殘疾人設備。有種電影中的監獄視角......

地鐵內部十分狹長緊湊,面對面坐著有點尬,人再多一點擠一點就會透不過氣。

地鐵的站台和車廂也不協調。
想要下車,行,先往前跑7節車廂吧......

更別說,站台還很小。
上車跟人家擠,下車了也還是得擠。

下暴雨的時候坐紐約地鐵,你可能會想要一個衝浪板。

紐約地鐵的防水系統跟排水系統一直沒進步過,所以暴雨以來,瞬間就是個災難現場。


中國地鐵
上海地鐵的畫風,跟紐約地鐵就不在一個等級的。
嶄新、寬敞,明亮的站台上有隔離屏障。

上下站台有樓梯、扶梯、還有直梯。不管是小孩、老人、殘疾人士,進出地鐵都很方便。

車廂內部感覺比紐約地鐵大了一圈,座椅中間至少還能站上2排人。

乾淨明亮整潔,關鍵是下雨不會漏水。

另外,在深圳。 深圳地鐵上還有女士優先車廂。

還會貼心地標註出車廂內的冷氣強度。

美國交通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