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加坡媒體,一則關於老人需要多少錢才足夠養老的新聞,引起了很多本地人的關注。

來源:早報
很多人在驚詫之餘,開始關注起新加坡社會中,一個人數不算太少的群體。
雖然,新加坡,給人的第一眼印象是光鮮亮麗的。富裕、繁華、高大上......對於很多人來說,新加坡是個當之無愧的東南亞明珠。
然而,在新加坡社會的一些角落,我們卻總是能看見白髮蒼蒼的老年人,努力生存的背影。

圖源:ASEAN Today
為了生計,他們不得不在應當頤養天年的年紀,依舊出來討生活。
新加坡的老人,和中國很多城市中的老年人,生活品質似乎存在鮮明的對比。
新加坡老人VS中國老人 他們的養老生活差別太大了!
雖然是個很富裕的國家,但新加坡的生活品質,似乎並沒有更上國家的經濟發展。
在新加坡社會中的方方面面,這一點都有體現。
他們頻繁出沒於新加坡各大食閣,等你吃完飯後立馬趕過來收拾碗碟。

圖源:Quora
佝僂著身軀,穿梭於新加坡的大街小巷,一些老人撿著廢品,準備拿去賣用來換錢維持生計。

圖源:法新社
烈日下,汗水浸透了身上薄薄的襯衫。只要能尋得一處陰涼,那也算是驚喜了。

圖源:The Pride
為了繼續生活下去,他們不得不做一些,可能大部分人都不願意做的工作。薪水微薄不說,社會地位還低下,時不時的就要面臨一些人的冷嘲熱冷。

圖源:The Independent Singapore
一位拄著拐杖依然要開徳士的老年人司機,曾經在新加坡網絡上引發一陣熱議。

圖片來自網絡
髒活累活,有一些全被這些老年人包了......

圖源:Flikr
反觀中國,在這個人均收入依然還有很大提升空間的國度里,老年人的生活可以說是豐富多彩很多。
在中國城市中的各地,每到華燈初上時,都能見到大爺大媽在跳廣場舞的情景。

圖源:介面新聞
或打太極,或做著其他鍛鍊,他們的一天,看起來和很多新加坡老年人不同,不用那麼勞累。

圖源:搜狐
吃完午飯,拉上三五好友到臨近公園坐下,打打牌打打麻將,日子是相當愜意。

圖源:搜狐
就連在農村裡,雖然可能缺少了一些親情陪伴,只能看看報紙和電視消磨時間,但他們的溫飽似乎不會太成問題。

圖源:見水印
中國和新加坡這兩個國家,如果單單從網絡上的一些照片來看,似乎老年人的生活成了異常清晰的反比。
那麼,為什麼新加坡的老年人過得那麼艱難,而反觀中國的老年人過得那麼輕鬆呢?
或許,這和兩國的國情和養老制度,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新加坡老人生活壓力來源: 開銷巨大、養老制度被人詬病
很多人,可能對於新加坡的養老成本沒有概念,認為一個月可能只要簡簡單單的幾百新幣就能解決。
事實上,新加坡個人每個月的養老開支,比想像中的要高很多!

圖源:Todayonline
2019年,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研究學院的Ng Kok Hoe,領導了團隊對本地養老開支做出了一項研究調查。
結果發現,在當時的新加坡,一名65歲的老人,每個月都至少需要1379新幣才能生活下去!

來源:國大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官網
而且,這大概已經是新加坡養老成本最低的年齡段了。
根據報告,55至64歲的人,每月養老成本會增加到1721新幣。而至於那些65歲及以上的人來說,他們每月則需要驚人的2351新幣!
要知道,新加坡去年的薪水中位數,也「不過」4680新幣......在收入大機率達不到中位數薪資的前提下,他們每個月的開支,是薪水中位數的四分之一以上!
新加坡老人面臨的生存成本壓力,可想而知。

圖源:海峽時報
當然,這份調查在某種程度上也是把數字儘量往大了說。
研究人員不僅計算了老年人的飲食費、交通費、住宿費用等開支,同時也將手機費、假期開銷和參加社交聚會時的必要開支也算了進去。
一些老人如果只是想要簡單滿足溫飽需求,可能最終的每月開銷會比報告中的要少上一些。
然而,即使是這樣,一個月近1000新幣,可能也是基本上逃不掉的。

圖源:時代在線
畢竟,研究調查並沒有計算這些老年人的醫療支出。眾所周知,在新加坡看病實在不是一件特別便宜的事(頭疼腦熱去政府診療所這種例外)。
因此,新加坡老年人的生活開支,對於他們來說實際上很不輕鬆,一堆老人需要繼續出門打工,也就讓人見怪不怪了。
誠然,新加坡並不是一個福利社會,但讓那麼多老人遲遲不能退休,還是引發了新加坡本地人的議論和批評,也讓一些社會人士產生了一些擔憂。
畢竟,新加坡是個老齡化正在加速的國家。如果有很多老人在到達退休年齡時依舊無法負擔生活開支,將不可避免地對家庭、社會乃至整個國家帶來更沉重的壓力。

圖源:Nestia
這些年以來,有不少人將新加坡人養老的困難的問題,歸咎於政府的態度,以及新加坡官方實行的唯一養老制度——公積金制度。
一方面,新加坡政府多次調高退休年齡,剛剛過去的7月,新加坡的法定退休年齡改為了63歲。
這似乎正是政府希望老年人不要這麼早退休的明證。

圖源:亞時財經
在公開場合中,新加坡總理李顯龍還曾多次重申:
新加坡不是福利國家。新加坡不養懶人。如果你願意工作,而且肯努力,我們會提供援助。但如果你什麼都不做,那我們不會幫你。

同時,新加坡的公積金制度,也讓很多本地人詬病不已,認為其無助於幫助自己養老。
新加坡公積金制度的模式,是強制讓所有公民和PR,年輕時將每月工作的一部分收入存入個人公積金戶頭,等到了一定年齡後,就能每月從戶頭中領到退休金。
每一年,新加坡公積金局都會按照投資收益以及新加坡經濟現狀調整利息。乍眼一看,似乎是「穩賺不賠」的。
但實際上,公積金制度對於一些老人養老來說,並沒有太大用處。

圖源:Todayonline
要知道,每個人每個月能從CPF帳戶領到的退休金,實際上是依據個人CPF戶頭上有多少存款來決定的。
存款越多,每個月能拿到的錢就越多。2022年,每月退休金髮放的標準如下:

如果要達到2019年國大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宣稱的1300+新幣,那們在這些老年人達到65歲時,他們的戶頭裡需要有接近288,900新幣的存款!
平均按照新加坡每月繳交的公積金比例(20%雇員+17%僱主貢獻,實際上會隨著年紀調整),那麼,這個人在漫長的工齡期間,需要賺到接近780,810新幣!
在完全不計算利息的情況下,如果這個人工作了40年,那他每個月都必須要賺到1626新幣的薪水,才能滿足這個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