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發局:助企業進軍海外 推陳出新才能脫穎而出

企發局去年協助了1萬8100 家本地企業,提高他們在生產力、加深創新和拓展國際市場方面的能力。(圖:王秀喻)
新加坡企業發展局預期在未來一年,國際化和可持續發展將推動企業增長和會創造新的經濟機會,當局也將支持更多企業拓展國際市場,幫助它們進軍海外。
新加坡企業發展局(EnterpriseSG)表示,經過兩年半冠病疫情帶來的邊境限制後,2022年標誌著全球進入經濟復甦。儘管存在不確定性和宏觀經濟的阻力,但許多本地企業仍繼續在國內外發展、轉型並且抓住機遇。
與時並進和推陳出新才是中小企業前進的方向

(圖:新加坡企業發展局)
大東亞總經理唐加虹表示,企發局幫助她認識和尋找合適的商業夥伴,並且得到資金上的補助或稅收減免來支持產品開發、品牌創造、海外市場開發和廣告宣傳等活動。
唐加虹也說:「要勇敢探索新市場,大膽開發新產品,並且做好準備,因為創新是一段非常消耗金錢和時間的旅程。 」
Senses International業務發展總監洪國財也在企發局的協助下,與大東亞公司有了合作機會。
對於本地企業未來的發展,洪國財說:「與時並進,推陳出新,才是中小企業前進的方向。」
首泰集團控股執行長鄭吉成在2020年3月時花了一大筆錢上市,但卻剛好遇上疫情。由於疫情的關係,導致公司的費用增加,而人手不足也造成工作效率降低。
鄭吉成表示,企發局提供最大的幫助就是幫忙與其他企業建立聯繫。
他認為當局廣大的人脈對企業來說非常重要。因為若沒有企發局幫忙介紹海外的企業,在新的國家起頭會比較慢。企發局也提供了金錢方面的輔助。
他表示,新加坡的競爭力很強,費用也很高,因此鼓勵本地企業向海外發展,在海外找更大的市場。
企發局:支持更多企業積極國際化

(圖:新加坡企業發展局)
對於企發局今年的計劃,新加坡企業發展局執行董事與營運長蕭振祥表示,企發局今年將支持更多企業積極國際化,幫助它們開發更多元化的市場,探討各種不同的合作。
蕭振祥表示,要在國際市場取得成功,創新是不可缺少的。企業必須推陳出新,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蕭振祥也強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若企業不及時積累這方面的知識和能力,它們不但會錯過綠色經濟所帶來的機遇,甚至還會被淘汰。
當局將幫助企業了解可持續發展和轉型的重要性,並與夥伴合作,推出相關的措施協助企業培養這方面的能力。
企發局去年協助了1萬8100 家本地企業,提高他們在生產力、加深創新和拓展國際市場方面的能力。這預計將為新加坡經濟創造 178億元的附加值,和創造2萬3800個技術工作崗位。
企發局也跟參與的金融機構合作,去年通過企業融資計劃 (Enterprise Finance Scheme ),提供了 1萬2000 家企業價值 70 億新元的貸款,低於 2021 年的 86 億新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