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VS香港模式

2019年05月12日   •   1萬次閱讀

功利到骨子裡的應試教育體制,比之八股取士的科舉制度並無絲毫高明之處,說到底都是為集權服務的馭民手段,只不過前者看起來比後者普及程度更高一些而已。而這種教育土壤里培養出來的所謂人才,傳統魏晉文人的清高風骨已經蕩然無存,幾乎清一色褪變成為精緻的利己主義順民,高談闊論諸如厚黑保身、揣摩聖意、曲意迎合……放眼世界大概無出其右,但談到科技、制度創新卻根本是緣木求魚。莫言、屠呦呦這種幾十年難得一見的例外,就似鐵樹開花可遇而不可求。

雖然創新無比艱難,但國人對於山寨功夫卻精雕細琢情有獨鍾,而且一直以來極有心得,從現代科學技術到現代管理制度。前者在8月18日美國政府啟動301智慧財產權保護調查之後天下皆知,而後者最時髦的代表作就是建立房地產發展的長效機制,眼見就是照搬後量體裁衣的新加坡組屋制度。

§2對弱勢群體的最大尊重-新加坡組屋制度

1965年新加坡獨立之初,國土面積僅600多平方公里,人口卻高達250萬,80%以上的家庭居住在簡陋的木屋,其中貧民窟更是超過半數。在心繫國民的李光耀總理力推組屋制度短短20年後,新加坡85%的居民都住進了政府出資建設的組屋之中,而且95%實現了自有產權。

簡單了解下新加坡組屋的三軌制模式。對占居民人口總數80%的中低收入群體提供政府出資建設的組屋,對15%的高收入群體提供商品房,對5%的社會最底層提供政府廉租屋。筆者始終堅定認為,對弱勢群體的最大尊重,體現了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欺強而不凌弱。

政府制定房屋政策的出發點,首先立足土地稀缺這一國情,然後始終以把占社會人口絕大多數的中低收入者買得起作為首要目標。建國之初財政拮据,政府和國民同甘苦建設40至70平米的小套型組屋,後來隨著經濟發展和國民收入提高,逐步建設50至125平米套型的組屋,但堅決不建過大套型,為什麼呢?

從最初的政府出資為國民建設組屋,到後來居民收入提高後開始出售,政府的建房資金投入開始進入慢慢回收的良性循環。當然,為打擊投機的縝密手段必不可少,但對全體國民一視同仁,官員並沒有得到絲毫以權謀私炒房的機會。

得益於政府嚴格推行的「組屋內循環制度」,每戶居民只能擁有一套政府組屋,如果居民收入提高,需要購買更大套型的組屋甚至是商品房,政府回購其現住的組屋,再轉售給其它需要這一價位檔次組屋的居民。這種做法首先保障了政府建房資金的高效使用,客觀上穩定了房價。道理一看都明白,嚴格控制在15%以內的商品房比重,無論房價怎麼漲,根本不足以撼動占據85%比重的組屋價格。

難能可貴的是,政府自始至終沒有打過寸土寸金的土地財政主意,也從不去自我美化宣傳,但國民由衷的自豪感和對政府的感恩就是最生動的無字碑!「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華人聖賢的憧憬又一次生根華夏,但卻在海外開花結果,成為國人眼中永遠的艷羨,和心頭亘古的隱痛。

§3放水養魚演化成竭澤而漁

1998-2003每平米只漲價343元的藍皮書報告昭示了一切。1一句話,2003年的第二次房改,徹底撕掉了1998年第一次房改的民生封印,讓80%的經濟適用房名存實亡成為商品房,其保值、投資、投機屬性引發了全民炒房的惡果,究其根源當然就是與民爭利的土地出讓制度。

2003年以來的土地出讓制度,藍本是香港「土地使用權批租」制度,特點是兩權分離。土地所有權名義上歸政府所有,政府把為期99年的(我們創造性的活學活用為70年)土地使用權批給開發商,無條件續期。香港特殊的情況大家都知道,彈丸之地寸土寸金,而內地呢,地大物博土地有的是。但是……不說也懂是不?

結束語

醫食住行養老教育……是牽扯到所有人的安身立命之本,縱觀全球已經很少有國家拿來和政府財政直接掛鉤,並把經濟增長維繫在這種剛性需求上。而國人對於置業的傳統思維方式,更不應被當成可以利用的弱點被無限放大。

建築安裝成本不足幾千,但房價可以被人為拉高到幾倍十幾倍,這種做法固然可以吸納超發貨幣避免通脹,但同樣會帶來國民人人不肯勞動而只想投機的致命惡果。按照當前的房價,絕大多數人窮其一生也難以企及,而國家不能只滿足於不再上漲,讓住房回歸居住屬性始終是第一位的,而這就需要政府向普通百姓讓渡利益。

新幣兌人民幣又新高!中國超過日本,成為新加坡人首選出國目的地!
2025年07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剛剛,新加坡人又能再領300新幣補貼!
2025年07月02日   •   3萬次閱讀
新加坡人等了十年!5分鐘出國,中國製造
2025年07月02日   •   3萬次閱讀
「從中產到破產,只隔著一個新加坡?」——新移民中產家庭生存實錄曝光!
2025年07月01日   •   3萬次閱讀
事關准證、匯款、出入境!7月,這些大事將影響全島604萬人
2025年07月03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毫無個性,冷漠!旅遊後大失所望」
2025年06月29日   •   2萬次閱讀
83歲蔡瀾安葬新加坡!來看看他筆下的海南雞飯和咖喱魚頭
2025年06月30日   •   2萬次閱讀
看看七年內,新加坡地鐵是否通到你家門口?
2025年06月29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電信公司狂推「無國界」數據配套!不用激活e
2025年06月30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這麼小,抵抗有什麼用?擋得住嗎?
2025年07月04日   •   1萬次閱讀
新柔地鐵要來了!中馬跨境火車正式進入退役倒計時
2025年06月30日   •   1萬次閱讀
你真的適合在新加坡生活嗎?答案可能出乎意料
2025年07月01日   •   1萬次閱讀
看慣了珍珠坊熟悉的黃綠色外牆 你喜歡它紅艷艷的新裝嗎?
2025年07月01日   •   9747次閱讀
新加坡巴士上丟東西怎麼找回來?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7月03日   •   9576次閱讀
前夫搶人!她從杭州追到新加坡,只為奪回6歲的孩子......
2025年06月29日   •   9576次閱讀
黃循財喊你領錢了,這些人最高可領800元
2025年07月03日   •   9063次閱讀
新加坡華人正在消失?為啥70%華人選印度人做官,文化輿論成推手
2025年06月30日   •   8721次閱讀
新加坡前內閣部長將出任南洋理工大學高級顧問
2025年07月04日   •   7011次閱讀
從清北到牛津再到南洋理工博士,在新加坡送外賣的背後真相
2025年07月02日   •   7011次閱讀
在新加坡購買彩票指南!手把手教你
2025年07月02日   •   7011次閱讀
新加坡組屋區要開通無人巴士了!中國造,靠譜嗎?司機怎麼辦?
2025年07月03日   •   6669次閱讀
最新!新加坡儲蓄券VS國庫券VS定存!哪種方式收益最高?
2025年07月03日   •   6327次閱讀
新加坡人300新幣補貼!申請和使用完整流程一文看懂
2025年07月05日   •   6327次閱讀
李光耀的遺憾: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是如何分開的?
2025年07月01日   •   5985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