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陸交局從2018年11月12日起,展開為期六個月的試點計劃,在指定地鐵站內加強安檢措施。在小印度地鐵站,一些被「抽中」的乘客須通過金屬探測門,並把所攜帶物品放入X光儀器中掃描,才可以進入收費閘門。(聯合早報)
作者
張麗苹
本地兩個地鐵站(小印度和勿洛)昨天開始試行強化安檢,讓乘客先經過金屬探測門,然後將攜帶物品放入X光儀器中掃描,才可以刷卡入閘搭地鐵。沒錯,就是類似搭飛機的安檢程序。

(海峽時報)
不過,並非所有乘客都需要進行強化安檢,只有那些被現場工作人員隨機抽查到的乘客才需要這麼做,一般都是那些提著大行李箱,或者拿著大包包的乘客。

隨機抽查。(海峽時報)
你的住家或工作地點附近的地鐵站是不是首批五個「幸運」站的其中一個?除了上述的小印度和勿洛站,宏茂橋、義順和武吉班讓站昨天也設置了金屬探測門和X光儀器,不過還未啟用。據《海峽時報》報道,這主要是為了讓公眾在視覺上先適應強化安檢設備的存在。
不少有搭飛機經驗的網民都紛紛猜測,這個安檢程序即使再快,怎樣也需要5至10分鐘吧,加上排隊那時間不就更長了?甚至有員工擔

好在,陸路交通管理局昨天的試行數據顯示,大部分安檢都能在30秒內完成,對乘客並沒有造成太大的不便。
據《聯合早報》報道,陸交局公共運輸保安副署長吳俊輝昨天在現場受訪時說:
「這跟目前在所有地鐵站已經實施的隨身物件檢查類似,乘客不必擔心,這項措施不會對大多數人造成不便。」
吳俊輝還說,當局決定在地鐵站加強安檢措施,主要是因為從其他城市發生的事件中了解到,地鐵站這些人流量較高的地方容易成為(恐怖分子的)攻擊目標。

在聖彼得堡地鐵站爆炸事件中受傷的人傷勢輕重不一,有不少人倒在地上不省人事。(網際網路)
最近的一起地鐵恐怖襲擊事件去年4月初發生在俄羅斯。當時一名自殺式恐怖分子在聖彼得堡地鐵站引爆身上的炸彈,炸死15人及炸傷45人,是去年最恐怖的一起恐襲事件。
試行期間,任何時候最多只有六個地鐵站開展強化安檢
這項自昨天起開始實施的為期六個月的地鐵站強化安檢試點計劃,將在所有的地鐵線上開展。記者注意到,現場的安檢告示牌顯示,不得攜帶進入地鐵站的違禁品包括彈藥、手槍或手榴彈形狀的打火機、手銬和爆竹等。
陸交局較早前也告訴媒體,任何時候最多只會有六個地鐵站設置這類安檢設備。當局在6個月的試行期間,將不定期更換指定地鐵站,但基於安全理由不會事先公開信息。
網民:搞東搞西最厲害
相對於陸交局首日測試的「風平浪靜」,網民們對這項計劃的留言就不那麼「風平浪靜」了。幾乎90%的網民留言時都帶負面情緒,不外是認為:


也有網民指出,恐怖分子不一定坐地鐵,也有可能開車,因此建議當局為每輛進入中央商業區的汽車都進行類似安檢,以示公平。

有網民留言說,地鐵安檢其實在中國早就見慣不怪了,新加坡人真是大驚小怪!

當然也有網民支持陸交局的做法,認為在和平時期,人們總會嫌安檢程序過於麻煩。
「你們知道嗎?將地鐵作為襲擊目標是多麼容易的一件事。所有人的眼睛現在都黏在手機螢幕上哪裡會注意到可疑包裹……尤其是當地鐵車廂非常擁擠的時候。等到事件發生後,大家又會投訴為何會發生這樣的事件?為什麼當局沒有強化安檢程序?……」

其實網民的反應都在陸交局的意料之中,因此當局在前天(星期天)安檢試行之前,就在面簿上推出一分鐘的「答疑」視頻,連用了三個標籤#SayNoToFakeNews (向假新聞說不,安檢不會造成堵塞和浪費時間),#NotSoMafan (沒那麼麻煩),以及 #NotAirportChecks(不是機場安檢)來回答公眾的五大疑問。

(註:請點擊文章末端的「原文連結」觀看面簿視頻)
哪五大疑問呢?
試行期間,安檢只會在隨機選出的地鐵站實行。
只有被隨機抽查的乘客才需要進行強化安檢。
強化安檢不會造成大排長龍的局面,和目前所有地鐵站已經實施的隨身物件檢查類似。
試行期間,同時間只有四至六個地鐵站會設置安檢措施。
強化安檢是必要的,它能夠讓我們時刻保持警惕,確保新加坡的交通運輸系統是安全的。#別亡羊補牢
測試期間所收集到的信息,將協助陸交局簡化和優化安檢流程,降低這類安檢措施日後對地鐵日常運作的影響。
視頻結束前,當局也給出一個小貼士:
趕時間,要「衝刺」(chiong)的話,儘量不要攜帶大型包包或行李,通關會更快速。#要省時間還是挽救生命?#你的生命值得這麼做
相信國人再怎麼趕時間,也不會想拿自己生命開玩笑的,畢竟不是「趕去投胎」,安全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