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種族文化
是新加坡一大特色
走在路上
可以看到華人是主流
同時也有戴著頭巾的馬來人
穿著傳統服飾的印度人
還有一些金髮碧眼的「老外」

平時生活中可以接觸到
各種不同種族的朋友
相處久了,和異族人約會
甚至是戀愛、結婚的事兒
在新加坡已屢見不鮮
大家都吃過美味的娘惹糕點
「娘惹」就是華人和馬來人生下的女孩
男孩叫作「峇峇(ba)」
在南洋一帶,數量不少

最近就有朋友跟椰子說
我是從中國來的
在新加坡找了個馬來男友
剛開始感情很好
談了幾個月發現
宗教信仰、生活習慣差別好大呀
不知道以後該怎麼辦
是不是還得找華人男朋友?

哎,感情的事總是惹人煩~
椰子聽完想說
即使是膚色一樣的華人
新加坡本地和中國男友
那差別也是巨大的呀
之前椰子還有女性朋友
嫁了一個印度人
大家在祝福之餘
也是瘋狂好奇!

對於不同族裔的人
我們看似了解
實則這種了解並不深入
既然椰友們又有困惑
又有按耐不住的好奇心
今天椰子就給大家講一講
交往新加坡不同種族的男友
是怎麼樣個感受
從約會到結婚全都有哦


約會篇

外表區別
從第一次約會的穿著打扮
基本就可以分清種族了
小到眼鏡框,大到全身風格
外表上不同的偏好
也可以看出不同男生的性格哦
新加坡華人
本地華人男生的標配是什麼?
髮膠、肌肉、黑框眼鏡
無疑是前三名了!!

新加坡51歲帥大叔
新加坡男人對髮膠的迷戀
大概是從幼兒園就開始的

花輪同學進化史

坡坡還有不抹髮膠的本地男生嗎?
如果有一天,你的本地男友
沒抹髮膠就跟你約會了
要麼是他不愛你了
要麼就是他要跟你結婚了

僅次於髮膠的標誌性裝扮
大概是新加坡男生的黑框眼鏡

新加坡導演梁智強
好像本地男生戴眼鏡
只會選擇這種框架的
很少選擇金屬框架
椰子也不知道為什麼(攤手~
中國人
中國男生的打扮比較
兩極分化
而且,非常極端
分為有時尚細菌的與放棄自我的
前者一般有自己的風格
嘻哈、日系、國潮比較常見
後者是運動上衣+大褲衩+人字拖
理工專業里一抓一大把
對比坡坡華人的黑框眼鏡
中國小哥哥似乎更喜歡金屬框
尤其是偏圓形的眼鏡
椰子有好多戴這種眼鏡的朋友

但是並沒有hrdd
這麼帥的朋友(哭哭)
最後,中國直男的殺器
出來約會一定要穿戰靴!
一雙絕美球鞋

中國男生對球鞋的熱愛
是說不清也道不明
就像女孩子收藏口紅一樣
很多男孩子的收藏就是球鞋
馬來族人
這裡的馬來人是馬來族的人哦
像馬來西亞的華人就不包括

他們的膚色比華人稍深
但是又沒有有些印度人的那麼深
和印尼人膚色類似
他們幾乎都有宗教信仰
信仰伊斯蘭教
所以著裝上有宗教特色
或是喜歡穿著馬來傳統服飾

但是馬來的年輕男孩子
日常生活中大多不會
特意穿著傳統服飾
大多以休閒為主
也是T恤短褲人字拖~
只是,椰子發現
似乎馬來男生喜歡留點小鬍子
是不是這樣呢?

馬來年輕人慶祝開齋節
印度人
印度人給人印象最深的也許是
濃重的五官

如果說本地男孩的本體是髮膠
印度男生的本體就是香水吧
總是有濃厚的古龍香水味

新加坡的印度人
絕大多數來自印度南部
所以,新加坡官方語言之一
是多被用於南部的泰米爾語
他們膚色黝黑,頭髮蜷曲
可能是坡坡最容易
被辨認出的民族了

影星阿米爾·汗

吃飯
新加坡華人
有多少本地男生
約會吃飯都選在小販中心

走啦~我知道那家蝦面很好吃
幫你買好啦,三塊五
嗯??還不給我錢嗎??
五毛沒有我找你啦!

有多少中國女孩
因為本地男生神奇的AA制
憋到內傷……
是一分錢也會算清
一定點不少的AA哦
你能接受嗎?

中國男生的「大男子主義」
可能就會重一點
和新加坡華人相反
椰子身邊的中國男生
都表示約會吃飯時
會主動幫女孩子付帳

然而,和中國男生吃飯的問題
根本不在於付帳
明明是太容易吃胖了呀!!
中國胃比較合
約會火鍋串串吃個不停
最後兩個人都變成了
幸福肥~


馬來族人


叻沙面、椰漿飯、娘惹糕點
沙爹雞肉串、竹筒飯
還有超大粒的榴槤
啊喂,我找馬來男友
才不是為了蹭吃的呢!

如果有個馬來男友
帶著你一起吃吃
好像還是挺美滋滋的
只是,有些馬來男友是穆斯林
不能吃肉骨茶了哦~
印度人
一個迷思
如果我找了一個印度人男友
不和他一起吃手抓飯是不愛他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