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加坡媒體的報導,2018年新加坡全年經濟同比實際增速為3.3%,略低於年初的預期目標,也低於2017年3.6%的實際增速。其中,第三和第四季度的同比增速均為2.2%,第二季度的同比實際增長為3.9%,第一季最高為4.4%。
顯然在2018年下半年新加坡經濟出現了明顯的下滑。那原因是什麼呢?

新加坡經濟在2018年明顯下滑實際上早已引起了各界的關注,專家分析認為:首先是全球經濟總體處於「弱勢」中。2017年,世界經濟實現了相對強勁增長。但2018年以來,主要經濟體增長態勢、通脹水平和貨幣政策分化明顯。
一方面是美國經濟表現超出市場預期。美聯儲持續加息,美元回流,強勢美元和資本推動了美國經濟的較高增長。另一方面,新興經濟體資本流出加劇,金融市場持續震盪,國際自由貿易收到衝擊。已經有多個國家的經濟增速出現放緩,甚至大幅下滑。

綜合來看,當前世界經濟呈現增長動能趨緩、分化明顯、下行風險上升、規則調整加快的特點。全球經濟增長面臨的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增多,呈現出弱增長態勢。在這種大環境下,新加坡這種嚴重依賴國際金融、國際貿易的國際最容易受到波及。正所謂「春江水暖鴨先知」!
其次,新加坡本身的問題。除了剛才介紹的新加坡經濟高度依賴國際金融和國際貿易外,其他重要原因就是:新加坡的經濟以服務業為主,製造業相比服務業競爭力不足。

由於新加坡自身發展依賴的是特殊的地理環境、開放的市場與高效的人才資源,並沒有建立起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近兩年來,新加坡服務業增長乏力,製造業又不能成為經濟新的增長點,導致其經濟增長基礎不夠牢固。
不過,3.3.%的實際增速對於一個人均GDP超過5萬美元的國家來說已經很不容易了。在2018年的發達經濟體中,經濟實際增速能夠達到3%及以上者屈指可數,新加坡的表現還是可圈可點的。對此,網友們如何看待呢?
備註:本文說的是同比,其他媒體報道的很多是環比年華增速——四季度為1.6%、三季度是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