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夥伴們,前些日子新加坡國慶放四天,大家在假期里玩的是不是很開心呢?有沒有出去旅旅遊呢?
要知道,能放這四天的假期可不是只有國慶節這一個節日的功勞,還多虧一個節日哦,那就是哈芝節!而昨天就是哈芝節 ~

或許說哈芝節,大家覺得有點陌生。沒關係,我說到它另一個名字之後,大家一定就十分熟悉了~
1
哈芝節的由來
哈芝節又稱宰牲節,古爾邦節。大家是不是對這個名字感到很熟悉?是的,初中課本上可是介紹過的。
不過時間久遠,我想大家早就把知識統統還給老師了,那我就來為大家回顧一下吧~
哈芝源自馬來語的haji,有朝聖的意思,是回教的五大基礎之一。這五大基礎為:宣誓、禮拜、齋戒、天課(慈善稅)和朝聖(朝覲(jìn)天房)。
而關於哈芝節,是有一個傳說的:很久很久以前,神對先知易卜拉欣說:「你要對我獻祭,要把你最珍貴的獻祭給我」。
易卜拉欣想,自己最珍貴的就是自己的長子,於是就把自己的兒子綁上了祭壇,正要動手殺死兒子的時候,神出現了,說:「你獻祭的誠心我收到了,現在你可以用牲畜來代替你的兒子獻祭。」
於是每年伊斯蘭希基拉歷的朝聖月的第10天,也是齋月的第70天後,被定為哈芝節。穆斯林要用一頭牲畜獻祭給自己的神,表示個人是沒有什麼不可以捨棄的,也沒有任何事物比對神的虔誠更為重要。
哈芝節也是一年一度的麥加朝聖之旅的結束。在禱告結束之後,信徒們會屠宰牛羊並把它們分發給窮人們。大家一起吃羊肉,看錶演其樂融融~
雖然哈芝節是馬來同胞們的節日,可在這個難得的假期里大家也可以出去走走,感受一下具有新加坡特色的哈芝節。
2
新加坡各大清真寺
首推的當然是新加坡的穆斯林區——甘榜格南(Kampong Glam)。這裡有新加坡最大的清真寺–蘇丹清真寺(Sultan Mosque)。
蘇丹回教堂是新加坡最大也最壯觀的宗教建築的主祈禱堂,可容納多達五千名教徒同時進行禮拜。回教堂擁有兩座金黃色的大圓頂,此外,有4個對稱的宣禮塔,以及許多小亭和小塔。

地址:3 Muscat Street,Singapore 198833
開放時間:周一至周日(除周五): 9.30am–12pm 和2pm–4pm, 周五:2.30pm–4pm
甘榜格南同時也集中了穆斯林風格的服裝和用品店,以及大把好吃的清真餐館。

除了蘇丹清真寺之外,新加坡還有別的清真寺,各有其特色。
建於1846年的哈查花蒂瑪回教堂,得名於一名馬六甲婦女的名字。
這位名叫哈查花蒂瑪的女子嫁給了一位來自西里伯斯島的富裕武吉士蘇丹。 建造回教堂的原址之上,就曾經是她位於爪哇路的宅邸。

地址:4001 Beach RoadSingapore 199584
開放時間:每天, 9:00.am–9:00.pm

而詹美回教堂是牛車水最早的清真寺之一,毗鄰印度教的馬里安曼興都廟,由來自印度南部的泰米爾穆斯林商人興建於1826年。
這座清真寺以奇特的建築風格聞名,正面看起來像是精細複雜的宮殿,上面開有小門和十字形的窗戶。
入口是典型的南印度風格,而兩個祈禱大廳以及神殿卻是新古典風格。

地址:218 South Bridge Road, Singapore 058767
開放時間:每天
3
特色清真美食
如果大家不喜歡看教堂的話,不知道美食能不能打動你呢?
在芽籠士乃的中心,有馬來特色的市集可逛,並且售賣正宗的清真食品,在這裡可以感受到當地最貼近生活的穆斯林文化。
既然是穆斯林的節日,當然要吃羊肉咯~~~ 大家都知道穆斯林教徒是不吃豬肉的,因為他們認為豬是不潔的動物,所以食品中不准包含豬肉的。
愛吃豬肉的小夥伴們,恐怕今天不能如你們的意嘍~

我們還可以品嘗一下馬來粽子Kadupat,和咖喱菜放在一起會更配哦~
廣受歡迎的馬來風味早餐椰漿飯Nasi Lemak,是一種既香又辣的飯食。其中,飯是以椰漿蒸煮而成,佐以咖喱雞、牛肉或魷魚,以及黃瓜、炒江魚仔以及三巴辣椒醬,整齊地端放在香蕉葉片里……

光是看文字描述我就已經「口水留下三千尺了」~對於吃貨黨們,估計是不可抗拒的一道美食呀~
Otah烏打是把魚肉或蟹肉醬裹在香蕉葉里碳烤,味道辛辣可口,配著椰漿飯一起吃,那更是滋味無窮了~
沙爹( SATAY )是將鹵過的牛肉或雞肉串成串, 然後在炭火上燒烤,佐以甜中帶辣的花生醬汁,再配上黃瓜、洋蔥和 KETUPAT 一起食用。
感覺和羊肉串有一點像,不過具體有哪些不同,只有自己嘗過才知道啊~

大家想好怎麼過哈芝節了嗎?如果沒有想好的話,就先用用我的方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