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又搞事!新加坡在南海站哪頭

2020年08月29日   •   6327次閱讀

占據經濟鏈條上中段、手握大半國家財富,語言文化乃至宗教信仰都與土著格格不入的華人,百年前便是當地覬覦忌憚的對象。尤其在華人占比少、多信仰伊斯蘭教或印度教的馬來西亞和印尼,對華裔移民的滲透和擴張一直都抱著警惕與排斥態度。

而且當時中蘇都在搞意識形態輸出鉚足了勁想讓世界換個喜慶顏色,但無神論這玩意兒在馬來印尼是不可接受的,所以即便新加坡獨立,他們也一直認為新加坡華可能就是中國插在東南亞的一顆釘子,而對其虎視眈眈。

李光耀深知,以自己數百萬人口和那屁大點地方,上億馬來西亞或印尼一人一唾沫淹也淹死他們了,而即便今天,中國也不會冒著干涉他國內政、觸及東南亞諸國神經的風險動用武力死保一個小小新加坡。

說句難聽的,「華人國家」反而成了新加坡的催命符,其生存之道在於「去中國化」和「去民族化」。

這也是為什麼,新加坡獨立後只強調自己是多元種族的東南亞獨立國家,並關停華人學校提倡以英語為工作語言。哪怕中美蜜月世界承認,新加坡也要拖到其他東南亞鄰居都跟中國建交了才去搭訕,為的就是避嫌,避免馬來西亞印尼鄰國們將新加坡當成中國安插在南海的內鬼。

(76年李光耀訪華,就明確向咱表示:中國以「親戚國」的身份跟新加坡套近乎,只會讓東南亞鄰國起疑和不滿,所以在鄰居沒安心前,中國最好別派貿易考察團到新加坡)

一沒歷史二沒傳承,連獨立都是被人嫌棄踢出來的結果,從礦產燃油到淡水統統得靠鄰居用愛供養,身邊圍著的都是語言文化信仰截然不同的數億馬來人、印尼人、印度人...

中國太遠,對新加坡來說,背靠東協、用規則約束各國是他們長久生存甚至與大國平等對話的唯一方法。

中國太近,新加坡全國75%華人的根與情感歸宿都在那片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幾十年國家認同教育也難以抹去刻在骨子裡的五千年文明烙印。李光耀認為,中國每深入南海一步,東協就朝著內部分裂更進一步,在東南亞的規則主導權就流失一分,離新加坡喪失自主權和影響力淪為僕從國的下場也就不遠了。

中國太近,美國太遠,中弱美強時正好能維持南海均勢,讓新加坡長袖善舞左右逢源利用規則恰飯甚歡。但當中美在南海的輻射能力無限趨平甚至有反超潛力時,兩國爆發衝突甚至戰爭的可能性就會加劇,新加坡也將失去作為中間人反覆橫跳的空間,被迫在中美之間二選一。

選擇前者,鄰國忌憚物流凍結歐美孤立,新加坡離不開西方,更不能沒有東協供血;

選擇後者,75%的華人和打斷骨頭連著筋的經貿關係,將讓新加坡丟掉最大的飯碗與發展的動力。

這些年來新加坡費盡心思又當又立地維持均勢,就是為了避免自己有一天被迫在中美之間做出選擇。

只是這一天,來得比新加坡預想的還要早。

2015年,新加坡國父李光耀與世長辭,同年,巴基斯坦終止協議將瓜達爾港轉交給中國。

2017年,特朗普上台,大手一揮退出TPP,吹響了全球貿易混戰的號角。

2019年,馬來西亞單方面擴大港口海域界限,侵占新加坡領海,並加速皇京和巴魯深水港的建設,劍指新加坡亞洲海運樞紐的位子。

李光耀生前一直強調各國堅守國際規則,是小國獨立生存、維持南海秩序穩定的重要前提,他終其一生都保持著對中國崛起後「傲慢改寫甚至無視」南海規則的警惕。

然而這位老人沒想到的是,最後率先選擇打破規則的,卻是他認為維持地區穩定的基石——美國。

那麼問題來了

南海之爭新加坡站哪頭?

新加坡今後怎麼走?

首先論騎牆,可能這世上沒人比新加坡更雞賊了,與其他妖艷賤貨不同的是,新加坡懂得在給其他國家吹枕邊風來影響局勢走向的同時,堅持本國的立場原則且保持相對獨立自主。

所以即便美國軍艦飛機時常在新加坡補給轉場,但新加坡一直咬死了沒讓美帝主戰部隊上島,像航母戰鬥群、攻擊核潛艇、戰略轟炸機或隱形戰鬥機這類敏感度高攻擊性強的作戰單位更是拒絕常態化部署。

現總理李顯龍也一直對「美國盟友」這詞高度敏感,經常對外強調美國是自己的安全夥伴而非盟友,新加坡不會允許美國在新加坡擁有軍事基地,話里滿滿透著股「雖然我抽菸喝酒蹦迪燙頭但我還是個好女孩兒」的味道~

可見新加坡並非日韓菲律賓那種受限於各種原因淪為無腦反中的軍事前哨,相反,他們很清楚一個鷸蚌相爭兩相對峙的南海更有利於小國左右逢源存活下去。所以在慫恿美日菲越上前拉仇恨對沖中國壓力的同時,儘可能降低存在感以吃瓜中立理中客的白蓮花形象來強化地位協調南海秩序,可以說把走鋼絲戰略發揮到了極致。

沒法子,新加坡小國貧瘠,國內除了花崗岩啥資源都沒有,連淡水和建築泥沙都全靠進口,所以先天註定了他們只能與周圍國家交好並努力維持地區穩定,否則無論得罪哪一邊,都必將殃及池魚困死敗亡。

所以新加坡最講究「安全靠美國、經濟靠中國」的騎牆戰略,但隨著我川皇上台後,其騰閃挪移吃瓜中立的戰略模糊空間是越來越小了,加上日韓菲律賓印尼這些國家先後選擇沉默認慫,就剩個越南還在頭鐵死撐。

沒了一幫小弟衝鋒拉仇恨,美國這兩年軍力萎縮反倒大不如前,5月雙航母巡航也才勉強湊出半支編隊跟隨,南海局勢其實在一點點向中國傾斜。長此以往,東南亞鄰國們勢必會其二心,某些國家甚至會倒向中國,進而導致東協內訌分裂,這對新加坡來說無疑是不能接受的。

所以李顯龍只能從幕後轉台前,拉印度入太平洋甚至不惜自己上台強化美方存在感來維持南海力量均勢。

但得罪咱們,就不是爛一船香蕉能解決的事兒了。18年中美毛衣戰,新加坡GDP、製造業、批發貿易增速首次下跌,去年經濟增速更是驟降至0.1%創十年新低。特別這次疫情,新加坡不僅自掏715億刀(20%的GDP)補貼給全民發紅包,還關了停產鎖國幾個月,從製造、旅遊、出口零售等諸多行業基本都涼的差不多了。

而且最要命的是,啥時復工復甦還不是新加坡自己能說了算,只要全球疫情一天沒熬過去,從跨國貿易、物流運輸、旅遊商業乃至金融服務都沒法恢復到全盛水平。換句話說,新加坡熬過了疫情,卻可能死於豬隊友的拖累。

(世界工廠的軟肋,放到新加坡身上卻是關乎生死的要害)

這可不是危言聳聽,新加坡在成功控制疫情的情況下,二季度GDP卻下降12.6%,美日歐等傳統貿易夥伴的投資和貿易訂單全盤萎縮,除了醫藥行業外,像建築、餐飲、製造、服務、航空、零售業等行業產值基本打了個對摺,光靠幾百萬國民那點消費能力完全滿足不了新加坡本國的生產力。

國民不滿的苗頭已經很明顯了,李光耀創立的人民行動黨統治新加坡55年,雖然今年大選依舊連任,但支持率卻第一次跌到61%,不少高層議員落選丟了國會席位。

等再過5年李顯龍換屆退休,沒了「李光耀之子BUFF」加持的人民行動黨第三代領導層,還真不一定能守住江山。

咱在《股市暴跌!冷戰將至!》聊過貿易壁壘和經濟崩盤的趨勢,咱們至少還有那個體量和底氣去外銷轉內需苟塔求發育,但像新加坡這種人口市場資源啥都沒有的地獄開局,所謂物流樞紐貿易中心其實跟裸泳沒啥兩樣,我認為一旦貿易閉鎖資源緊缺,最快崩的就是這種小國。

一旦中美冷戰互開球籍,新加坡對美國的戰略作用其實遠不如菲律賓日本越南這些前沿陣地大,而在越來越多東南亞國家選擇觀望的情況下,其實新加坡對咱來說並非不可替代的。換句話說,新加坡的價值和籌碼只會越來越小,留給他做出選擇的時間也不多了。

都說船小好調頭,但新加坡靠海運起家並以此為命脈,一旦轉投中國不僅要面對身邊馬來西亞與印尼的猜忌,更要做好承受美國在金融、經貿、海運等全方位打壓的準備,而世界海權還在美帝的手裡,馬六甲海峽的戰略重要性並沒有發生改變。

所以從目前看,我認為中國尚未具備快速干涉並保住新加坡的能力和決心,那就別指望新加坡在南海之爭的問題上會偏向中國。

古人云:站得高尿得遠。哪有什麼無緣無故的愛恨反華,咱自己沒那金剛鑽又哪來瓷器活?世界海權、帝國霸權...任重而道遠啊同志們。

如76年代李光耀訪華時所說,新加坡何時與中國交好甚至「華人親華」,不取決於新加坡當權者甚至百姓自己,而取決於周邊馬來人、印尼人對中國的態度。

同理,在這場漫長的冷戰中,哪怕東協多數倒戈讓咱在南海取得優勢,新加坡也會是最後一個擺明車馬倒向中國的成員。

在此之前,能騎牆搞曖昧作為中美對話窗口和地下市場就算厚道人了,畢竟這年頭大夥兒生活不易,人也不欠你啥,沒必要強求他們在局勢不明的情況下腦袋別褲腰子上陪你鬧革命。

但話說回來,一國興衰存亡不全靠個人的奮鬥,更要看歷史的進程和鄰居的心情。這種小國的悲哀,伴隨著新加坡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又何嘗不是一種刻在骨髓里的詛咒?

上一頁
2/2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9747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4446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新幣攻破5.6關口!大選倒計時,搶占政策+匯率「黃金交叉點」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