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醫療優勢遠超越歐美,全球第三,憑什麼

2020年05月12日   •   1萬次閱讀

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了最新的報告《World Health Report》,對全球各國的醫療體系進行了比較,最後按照預期壽命進行了排名。

新加坡會成為下一個美國嗎?讓我們從醫療說開去。

在國內看病,尤其是大病,過程可謂相當艱辛,醫療資源的分配不均,人口基數巨大,都使得在國內看病不易。而已開發國家領先的醫療水平和優質的醫療服務,開始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中高收入人群為了「看病」走出國門。

海外就醫現狀——新加坡成為首選

實際上,海外就醫並非一個新鮮話題。早在2015年,中國赴美就醫的重症患者人數就已超3000人,其中超過70%為腫瘤患者。雖然這給患者帶來了希望,但歐美國家的「遠距離」硬傷也讓就醫之路變得越發不可控——交通、語言、水土氣候都可能對患者造成的二次傷害。在這樣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患者開始將目光瞄準亞洲,新加坡開始成為繼美國之後的又一海外就醫目的地。

新加坡的醫療體系,新加坡的醫療服務是出了名的優質高效,病患可以選擇各種不同類型的醫院,不僅是新加坡的居民,甚至很多外國人生了病,都會選擇來新加坡的醫院看。

理由一:高水準的醫療體制

新加坡的醫院採用分級制——最基層為社區醫院,可處理日常感冒發燒;二級是綜合性公立醫院和綜合私立醫院,全科醫生將處理困難的情況轉診去醫治;再細分則是專科醫院,比如國家心臟中心、國家皮膚中心、國家腫瘤中心等。這種制度保證了病患的合理分流,讓最需要的人能夠接觸到層級優質的醫療資源,被世界衛生組織(WHO)評選為亞洲最有效的醫療衛生系統。

此外,新加坡的醫療管理也非常嚴格。成熟的醫生至少需要6-8年的培訓,並在晉升副主任之前到英、美等醫學技術發達的國家進行1-2年的學習和研究,受訓於世界頂級的醫療機構,如MD安德森癌症中心、哈佛醫學院、紀念斯隆凱特琳醫療中心等。新加坡私立醫院的醫生中,有40%都有他們自己的臨床科研課題,其中一些醫生還深造拿到了博士學位或受聘於高校成為教授。

在這裡,與醫療相關的一切都有明確的標準,新加坡的衛生部對手術費用、手術的具體方式和用藥規範都實行嚴格監管,在醫療用藥、醫療設備、法醫鑑定和防輻射保護等方面也都有相關條例。新加坡同時也是全球血液供應最安全的供應國之一,從1992年開始,就被世界衛生組織指定為輸血醫務合作夥伴。

公立醫院,新加坡現有7家公立醫院,1家婦幼醫院和1家精神病醫院。

新加坡中央醫院(Singapore General Hospital)是新加坡規模最大、歷史最長的公立醫院,建於1821年,擁有197年歷史,腫瘤和血液科很厲害。

新加坡國立大學醫院(National University Hospital)成立於1985年

醫院的心血管科、消化和肝病科、外科、婦產科、腫瘤科、眼科和兒科均有很強的實力。

新加坡邱德拔醫院(Khoo Teck Puat Hospital)比較新的一家綜合性公立醫院,糖尿病科和牙科在新加坡名列前茅,票選滿意度也是非常高。

新加坡陳篤生醫院 (Tan Tock Seng Hospital)歷史悠久,擁有170多年的歷史,尤其擅長腦部中風的治療。

理由二:先進的醫療技術

作為亞洲乃至世界醫療行業的先行者,新加坡總是積極探索先進技術,對於一些國內公認的醫學難題,有著獨特的治療方法。比如某些特殊癌症的治療,採用常規的治療方法生存率僅有10-20%,但在私立集團代表的百匯醫療旗下伊莉莎白醫院,即使是被確診為高風險癌症的孩子,在某些病種上,存活率也超過了50%。

近年來二胎政策的開放,讓越來越多的中產家庭開始考慮再要一個孩子。但隨著環境污染、生育年齡推遲、生活壓力等原因,對某些家庭而言,實現這個願望的過程變得不再那麼簡單。數據顯示,中國育齡夫婦的不孕不育率從20年前的2.5%-3%攀升到近年12%-15%左右,平均每8對夫妻中,就有一對存在不孕不育患者。對於年齡在35歲以上的夫婦而言,這個數字更不容樂觀。在國內因為政策原因而受到限制的IVF人工受孕技術,在新加坡也得到了良好的發展和實踐,根據伊莉莎白孕育中心提供的過往數據,即使是35歲以上的產婦,受孕率也達到了30%以上。

新加坡樟宜綜合醫院 (Changi General Hospital)這家醫院主治酒癮

賭癮和安眠藥上癮。

竹腳婦幼醫院(KK Women’s and Children’s Hospital)是新加坡唯一一家專門為婦女和兒童提供專科醫療的醫院,處理疑難雜症方面的能力很強。

新加坡心理衛生學院(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是高級急症精神科病院,提供精神科、復健與輔導等全面服務。

私立醫院,有幾家比較有名的:

伊莉莎白醫院(Mount Elizabeth Hospital)小有名氣的一間,最近來新體檢團挺火據說大部分的體檢團,都是來這一家醫院,伊莉莎白醫院的生殖中心不僅擁有經驗豐富的專科醫生、胚胎學家,更是獲得了新加坡衛生部及美國JCI認可。從2014年至今,該孕育中心的凍卵和解凍成功率皆達到了100%,胚胎移植的存活率高達40%,比澳洲和紐西蘭ANZARD生殖資料庫的同項數據高出了13個百分點。

由此看來,即使不出亞洲,也能享受到全球頂尖輔助生殖技術,這無疑給了不少赴新就醫的中產夫婦足夠的信心。更重要的是,新加坡作為已開發國家,歷來重視隱私,提供了完善的隱私保障政策,為患者解除後顧之憂。

鷹閣醫院(Gleneagles Hospital)婦產科很具優勢,趙薇在此剖腹產女。

新加坡安微尼亞山醫院(Mount Alvernia Hospital )非利性醫院,醫療費較為低廉。

新加坡康生醫院(Thomson Medical Centre )是本地知名的婦幼醫院。

萊佛士醫院 (Raffles Hospital)也有很多海外患者來就醫。

新加坡的看病流程:

新加坡是轉診制度,所以並不需要什麼情況都往大醫院跑,在這裡看病,基本上是這個流程。

理由三:舒適的患者體驗

新加坡醫療行業奉行「以病人為中心」的理念,無論是環境的打造還是服務上都處處為患者考慮。醫院的診室樓層有花店、水果店、便利店、咖啡店,空氣里常常飄著咖啡香和麵包香而不是刺鼻的消毒水味。如伊莉莎白諾維娜醫院,採用五星級酒店 醫院的賓館型病房模式,不僅有設施完善的單人房,還有50平以上的豪華套房,充分尊重患者隱私,也隔絕了交叉感染。所有醫護人員也都受過專業的溝通訓練,懂得如何更好地與病人交流,耐心地引導病人解釋病情並為其提供最大程度的照料。

除此之外,不斷更新設備和技術,從根本上消除患者的不良體驗也是醫院所重視的方面。比如在國內許多人「想做又不敢做」的腸胃鏡,在伊莉莎白醫院僅僅半小時內即可完成,真正做到「無痛」。

這一方面得益於先進的設備——醫院所採用的內窺鏡,是一根裝有攝像頭和光導的柔性細管,在設計上充分考慮到了患者的舒適度。它可以靈活地在胃腸道中移動,清晰顯示食道,胃,十二指腸和結腸的內部。小腸檢查則採用另一種更小巧的膠囊內窺鏡,患者只需吞下一顆維生素大小的膠囊,即可獲取以每秒兩張照片的速度所拍攝下的影像。

另一方面則得益於完善的麻醉技術——在進行腸胃鏡檢查前,麻醉師會通過靜脈注射對患者進行輕度鎮靜,並且根據患者的反饋調整劑量和舒適度。這種鎮靜劑非常溫和,與外科手術中所使用的全身麻醉不同,不會造成甦醒後的「宿醉」症狀。除此之外,麻醉師還會向患者喉嚨噴灑局部麻醉藥,儘量減輕檢查過程中的喉嚨不適。細緻且個性化的麻醉技術,最大程度地避免了痛苦,許多患者反映,腸胃鏡檢查結束後只感受到了輕微胃脹。早晨進行了檢查,下午就可以離開醫院回到工作中去。

理由四:就醫過程的便利度

語言

新加坡有70%以上的華人,就醫途中的衣食住行各方面都不存在語言障礙。伊莉莎白醫院的許多華人醫生也會基本中文,可以與患者有效溝通,不會存在翻譯偏差。

交通

國內大部分主要城市每天都有直達新加坡的航班,飛行時間最短僅為3.5小時。從機場前往各大醫院車程也只需25-40分鐘直接,為患者充分提供了便利。

簽證

雖然新加坡的就醫費用高於國內,但相較於歐美國家,價格只需要1/3~1/2。即使是與鄰近的日本相比也具有一定優勢。並且由於關稅價格低,部分進口藥價格低於國內,藥品價格也公開透明。

費用競爭力

雖然新加坡的就醫費用高於國內,但相較於歐美國家,價格只需要1/3~1/2。即使是與鄰近的日本相比也具有一定優勢。並且由於關稅價格低,部分進口藥價格低於國內,藥品價格也公開透明。

急診

新加坡公立醫院把非救護車載送選擇自己前來緊急部門的非臥床病人急診按危重程度分為P1、P2、P3,最嚴重的稱P1,最不嚴重的稱P3,P3病人很多只是肚子疼,發燒咳嗽或一些皮外傷。

私立醫院收費就按照各自規定了。

門診

如果只是發燒咳嗽或者皮外傷,哪怕是小型的外科手術都可以在家庭診所看診,而且選擇就近的家庭醫生不僅看病時方便,醫生也了解熟悉你的病歷。

一些家庭醫生也會提供急診服務,不過在半夜看急診,一般需要付費,有些收費在200新幣左右。也有一些24小時的診所,但不如普通家庭診所普及,夜晚看診也要額外付費。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3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3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5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2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405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6156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5301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3762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