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羅迅國際集團
目前,高房價是國人繞不過的話題,寸土寸金的新加坡依靠獨特的「組屋」政策,為80%以上的國民提供廉價住房,住房自有率超過九成,成為全球住房自有率最高的國家

新加坡「居者有其屋 」
寸土寸金的新加坡依靠獨特的「組屋」政策,為80%以上的國民提供廉價住房,住房自有率超過九成,成為全球住房自有率最高的國家。
大部分土地為國有的新加坡,不僅沒有通過「土地財政」斂財,新加坡政府每年還支付數十億的資金給新加坡建屋局,為國民興建「組屋」。
新加坡是「居者有其屋」的成功踐行者,不僅解決了自治初期的「房荒」問題,還形成了「廉租房—廉價組屋—改善型組屋—私人住宅」的階梯式供應體系,住房自有率更高達90.9%,成為世界上擁屋率最高的國家之一。
短短半個世紀,新加坡如何從「貧民窟」華麗轉身為解決國民住房問題的「全球典範」?新加坡又能為我國住房制度改革提供怎樣的借鑑經驗?

新加坡的高住房自有率奇蹟建國後短短30年,新加坡成功從第三世界躋身第一世界,在創造經濟奇蹟的同時,更以其高住房自有率成為全球典範,被公認為全世界解決住房問題最好的國家之一。見賢思齊,最好的學習就是模仿,是什麼造就了新加坡高住房自有率的奇蹟?
新加坡住房制度四大支柱
(1)國有為主的土地制度
(2)公積金主導的住房金融制度
(3)交易保有並重的稅收制度
(4)組屋主導的住房供應體系
新加坡人口較少,政府對住房市場擁有絕對控制權,往往從供給側發力解決住房問題,通過不斷調整住房供給去適用新的住房需求:「基本自住需求—實現產權自有—提升住房質量」;需求端主要是通過限售、差別化稅率、嚴懲弄虛作假等方式抑制投機。
新聞來源:搜狐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