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n Soh Chin(下文稱陳女士)曾任新加坡衛生部首席護理官。在45年護理職業生涯中,她對新挑戰從不說「不」。也正因如此,她在2015年1月被委任為新加坡衛生部首席護理官,直至2020年6月卸任。
當時,前任首席護理官Pauline Tan調到了義順社區醫院,陳女士經過慎重思考後接受了這一職位。她說:「出任首席護理官一職是我為國家服務、為護理行業做出貢獻的職責之一。」

新加坡衛生部前首席護理官Tan Soh Chin女士
陳女士自從18歲擔任實習護士以來,一直在公立和私營醫療機構工作。她在公立醫院工作了10年後,轉至私營醫學中心擔任一位高級外科醫生的診所護士兼行政人員一年,她不僅負責打理診所事務,還協助醫生實施手術。
由於熱衷醫院的護理和臨床工作環境,陳女士於1985年重返公共服務部門國立大學醫院(NUH),當時醫院正處於建設和試運營的最後階段。她表示,從醫院建立之初就加入是很難得的經歷,在國立大學醫院工作的16年給了她很多豐富的臨床經驗和成長的機會。
後來,陳女士加入竹腳婦幼醫院並擔任長達14年的助理護理主任,這對她來說是事業的另一個轉折點。過後她被借調至衛生部擔任首席護理官。
陳女士認為,隨著新加坡人口和醫療護理需求的不斷增加,具有臨床知識並掌握分析、識別和治療技能的護士已不再是「優選」,而是「必備」。她說:「截至2019年末,新加坡的醫療護理行業有4.2萬多名護士,占醫療護理總勞動力的42%,是護理行業的骨幹力量。護士不僅要有臨床推理、評估和判斷的能力,還要擁有批判性思維。」
她也強調受過良好教育和擁有高技能的註冊護士在勞動力中的比例正在迅速增長,這歸因於新加坡國立大學護理學本科課程的擴招。2018年該課程錄取了313人,比前一年增加了33%,比新國大2006年首批護理學生招收數量增加了6倍。她很欣慰看到護理專業成為高素質學生的職業選擇,並認為這要歸功於新國大在發展護士課程項目方面的努力和投入。
她也提到為了應對新加坡人口老齡化的問題,政府計劃在初級和社區衛生機構中增設3萬餘名醫療工作者(包括高素質護士和醫生)。她希望這個擴招計劃可以吸引更多對護理事業有興趣的千禧一代。
護理行業的未來
新加坡衛生部推出兩項留存護士的重要舉措,目的是讓護士享有多種職業發展和晉升機會。
首先是2014年國家護理工作隊的「關懷」計劃。該工作隊於2012年成立,旨在發展和加強新加坡的護理行業,解決職業結構和護理自主性等基本問題,並調研護士是否能夠完全學以致用等問題。
陳女士領導其中一個委員會,主要負責制定有關職業結構和護理薪酬相關政策,包括工資審查和加薪措施。該委員會制定了相關政策以確保有足夠的培訓資金用於護理教育,促進護理職業結構循序漸進、緊跟時代發展,提供更多的職業發展機會並滿足護士的職業發展願望。
除此之外,衛生部也發起了一項「Care To Go Beyond」宣傳活動,來提升護士的職業形象,吸引更多當地人加入該行業。同時也大力表彰護士的貢獻,來提高公眾對該行業的理解和尊重。
陳女士表示,鑒於人口老齡化引起的人口結構變化,有必要將護理服務從醫院轉移到社區,使護理服務離家更近,將更多的資源分配至社區護理部門。她認為我們需要一批訓練有素且臨床能力優秀的護理隊伍就職於相關社區護理部門,為不同階段的患者提供服務。護士對於複雜病患出院後續服務起著關鍵「接口」作用,他們的服務將更好地滿足接受家居護理、日托護理服務和部分臨終患者的需求。
另外,她表示訓練有素的社區護理人員也是社區樂齡活動中心管理年老體弱人群的關鍵。在社會發展部與衛生部合併後,樂齡中心由衛生部管轄。這促進了護士與社區的合作為需要護理的慢性病樂齡人士提供必要的照顧和服務,讓他們在社區樂享晚年。
陳女士強調:「護士領導需要了解緊急護理和社區護理的方方面面,以便在緊急護理和社區護理服務中起到主導作用。」
2019年3月,衛生部和醫療保健領導學院聯合推出新加坡護士領導培訓計劃(SNLP),培養面向未來、能夠對社區護理部門及醫療保健領域有更深入理解的護士領導者。這個領導培訓計劃也是2017年未來護理職業評估委員會(Future Nursing Career Review Committee)推薦的項目之一。
在新加坡護士委員會登記在冊的4.2萬名護士中,約有13%不在職。陳女士表示她和衛生部的同事希望通過「重返護理行業」的計劃邀請他們回歸護士大家庭。這項計劃極具挑戰性,出於護理安全的原因,那些離開護理行業五年以上並且希望重返護理工作的人,他們必須在回歸護士崗位之前接受從新培訓來掌握最新的技能和知識。

陳女士表示,未來幾年,政府將專注於評估護理教育,推進終身學習。
陳女士表示,政府在保留、認可和自治方面已經完成了許多工作,未來幾年將專注於護理人員能力的提升。她強調,教育是衛生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因為確保高質量的勞動力是長期目標。
另外,她也透露:「護理教育的評估將與政府的未來技能培訓計劃配合實施,通過模塊化、可堆疊的和業餘培訓促進終身學習的方式進行。我們計劃在將來開發一套技能認證體系和能力框架,認證護士在工作場所獲得的技能和能力。」
她補充,衛生部2019年二月成立了國家護理學院(NNA),以監督護理領域的持續教育和培訓(CET)工作。主要目的是除了承認來自高等教育機構的正規教育,也接受由醫療機構和其它擁有結構化培訓計劃的機構開展的非正式護士培訓項目。同時也提供一整套綜合的護理課程和學習機會,推動終身學習。
最後,她感言衛生部非常支持護理專業,並堅信護理轉型會對醫療護理的多個領域產生極其深遠的影響,對於護理工作者而言,這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
文章英文版原載於NUS Nursing官網,原題為Arming nurses with skills and knowledge, flowing patients from hospital to communit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