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力部面簿)
作者 徐子瓊
新加坡人力部昨天早上在面簿上發布的一組照片,乍看之下,讓人以為是在第三世界國家的工廠。沒想到,它們都是「貨真價實」設在新加坡的工廠,主要是回收廢品的工作場所。
例如封面那張照片,人力部的照片說明是這麼寫的: 「工廠內的管理太差,阻擋走道可能會造成絆倒或跌倒的風險。一旦發生火患,也會阻礙員工們快速安全撤離逃生。」
再來看看另一張照片。

(人力部面簿)
「不安全的電線管理,將導致員工容易觸電,同時引發火患或爆炸。」
即使在家,我們都會小心歸置電線儘量不要裸露在外以防漏電,更何況是在人多、雜亂、風險更大的工作環境里?
照片中的這些工廠管理上是不是非常雜亂無章?沒想到在新加坡的嚴刑峻法下,依然杜絕不了這些枉顧員工安全的工廠的存在。
這些不具名的工廠都是人力部上個月與新加坡民防部隊,針對本地廢品回收公司展開安全與衛生突擊執法行動時,發現的近140起違規做法的場所。


這個名為「Ops Bowerbird」(園丁鳥行動)的突擊檢查,在本地超過30家廢品回收公司的工作場所內,發現了近140處會引起爆炸和火患風險的違規做法,包括:
裝著殘餘易燃物或有毒氣體的容器未經妥善處理;
囤積物品觸犯防火安全條規;
危險堆積物品;
使用不安全的電線安裝手法;
叉車維修情況不達標;
機器的防護措施無法保障員工使用時的人身安全;
工廠內缺乏管理、保潔情況差。
違規一:液化石油氣缸瓶上發現鑽孔

(人力部面簿)
回收業者這麼做一般是為了釋放氣缸內殘餘的易燃物。然而一旦沒有妥善處理這個容器,鑽孔處很可能會產生火花,引發火災甚至是爆炸。
違規二:危險堆放物品

(人力部面簿)
不安全的囤積和堆放物品,隨時都有倒塌或者砸傷員工的風險。
違規三:叉車輪胎狀況極差

(人力部面簿)
不僅火災和爆炸會對員工造成工傷,那些輪胎狀況極差的叉車也很容易引發事故。
被磨平的輪胎會導致抓地力下降、出現車打滑的情況,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重大傷亡事故。
違規四:機器防護配備不到位

(人力部面簿)
在上圖中,人力部的檢查人員正與工廠負責人分享注意重型機器安全防護的重要性。這能夠大大降低員工被夾在機器與機器之間、或者被捲入機器的風險。
當然,本地還是有不少回收廠的作風良好。
據人力部透露,一些回收公司非常清楚自己不具備專業安全處理能力,就會拒收裝有殘餘易燃物的噴霧罐、液化石油氣缸瓶以及壓縮機等,不會將這些物品胡亂堆放在院落里。
「所有僱主都應該進行風險評估,確定該公司擁有處理這些材料的能力並且能夠遵守安全工作程序。」
去年11月和12月這兩個月內,本地發生了11起致命的工業意外,這讓人力部今年年底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
通常到了年底,許多企業都會加大工作量來如期完工,尤其是今年受疫情影響,許多行業尤其是建築業都停工了很長一段時間,僱主很自然會在年底搶工。一旦不留意,就很容易發生工業意外造成傷亡。
因此,人力部在面簿上呼籲本地公司提高警惕,採取必要措施來保護員工的人身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