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小海給大家介紹了新加坡殘酷的分流教育,作為亞洲基礎教育第一的新加坡,特色教育的另一面,那就是學校逼著孩子玩兒~

我們知道,新加坡的小學生上課時間是7:30-13:30,上課時間比我國提前了1個小時,中間只有半個小時的課間休息,包括吃飯。

新加坡小學生的課表
由於放學時間早,那新加坡政府就想出了一個好辦法,給學生減減壓,不能讓孩子做高分低能的應試教育產物——CCA應運而生。
CCA(Co-Curricular Activities),類似選修課。孩子們一年級剛入學的時候,就會有將近200門課外社團活動供選擇,包括藝術、體育、戲劇、科學等。
在我國,課外活動是作為興趣愛好的,而在新加坡,整體素質卻直接和升學掛鉤。
在CCA得分較高的學生可以享受「升學優待」,在課外活動中表現突出,甚至一些好的學校還可以直接錄取。

除了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CCA讓孩子們能更多的去和世界接觸,和同齡人交流!
CCA細分有200多種活動,但總體來說主要為以下四類:
1、俱樂部和社團類
一群意趣相投的人聚在一起搞活動。數學、自然科學、天文學、IT、華文學會,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們做不到,甚至還有少年飛行俱樂部,不是玩航模,是駕駛真飛機翱翔藍天。

黃志明(新加坡教育部部長)就曾是少年飛行俱樂部成員
2、體育運動類
參加各類體育比賽項目的訓練。鍛鍊學生的身體素質、公平競爭和團隊精神,很多學校尤其是名校都有自己的傳統特長運動項目。
比如英華自主中學的游泳和橄欖球都達到了國家級別專業運動員水平,奧運游泳冠軍、蝶王約瑟林就是英華校友。

包地鐵去看球賽的英華自主學生們
幾年前沸沸揚揚的包地鐵、帶全校學生去為自家橄欖球隊奪冠打氣的也是這家學費很貴的貴族學校了。
3、制服團體類
男童軍、女童軍、男少年旅、女少年旅、學生警察、學生軍、紅十字會和聖約翰救傷隊等等,基本活動課程是:隊列、救傷、社區服務、唱歌、探險和全民防衛等。
制服團體活動通過灌輸學生自立、適應力、自律及服務精神來使他們成為良好公民。

學生警察團體
4、表演藝術團體類
表演藝術團體就是各種合唱團、舞蹈隊、華樂團、管樂團、弦樂團、鋼琴、口琴、手搖鈴、華劇、舞台劇,應有盡有。
很多學校的藝術團體水準之高堪比專業人士,公演甚至一票難求,比如華中的黃城夜韻華劇、萊佛士鋼琴樂隊、德明華樂團等等。

萊佛士書院鋼琴公演
很多中國的家長可能也並不看重CCA,但是對新加坡學生來說卻是很重要的。事實上,因為CCA有在O考中減2分的重大作用,沒有學生敢不認真對待的。
甚至於相對核心課程而言,中三、中四的時候可以放棄多選的科目,但是CCA基本得從一而終,否則有可能影響CCA在O考中減2分。

CCA計分系統
不僅是升學、申請獎學金,甚至申請國外大學的時候,尤其是美國之類的國家,CCA的成績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被稱為「常春藤直通車」的萊佛士書院,之前曾經出過好幾個SAT2400滿分,但因為沒有參加任何CCA而被美國各頂尖大學拒之門外的例子。
新加坡教育:當「玩兒」和升學掛鉤,童年屬於每個新加坡公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