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Z世代年輕人追捧的「軟性儲蓄」財富觀,究竟是什麼?

2024年01月18日   •   4788次閱讀

幾年前在全球流行的「FIRE運動」(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財務獨立提早退休)提倡極端儲蓄、節省日常開銷、身兼多職增加收入來源,最終達到提早退休的目標。

FIRE運動頗受千禧世代追捧,但這樣「高壓」的理財策略,對Z世代年輕人來說卻相對缺乏吸引力。

他們厭倦了努力燃燒青春、一心只以退休作為目標邁進的生活。

Z世代年輕人放棄了提早退休的夢想,轉而以「軟性儲蓄」(soft savings)來提升生活品質,在自己年輕健康的時候就充分享受生活,而不是等到退休後。

所謂的「軟性儲蓄」指的是將較少的錢投入未來,將更多的錢用於當前。

不強硬規定自己必須在某個時間點達到某些投資目標,例如必須在三十歲之前存到第一桶金、四十歲之前買房、五十歲之前退休等長期目標。

而是更輕鬆看待理財、不在乎銀行戶頭裡的存款多寡。工作賺錢主要是為了「把錢花在短期內可享受的事物,而非長期儲蓄」,例如存錢出國旅遊、去高檔餐廳用餐、嘗試新的體驗、投資在個人的發展、健康與心理健康等,來提升當下生活品質。

據美國財經新聞網《市場觀察》(MarketWatch)報道,軟性儲蓄儼然已成為時下趨勢,並以Z世代年輕人為代表。

這種理財觀念不僅出現在歐美,也深受新加坡Z世代年輕人的青睞。

TikTok甚至衍生出「舒活」(soft living)風潮。

說的不是舒活筋骨,而是一種舒適、低壓的生活方式,優先考慮的是個人成長與心理健康,而不是銀行存款多寡。

該平台用戶會透過影片分享自己的軟性儲蓄策略,以及如何透過軟性儲蓄打造自己的理想生活。

@essenceofboho When you stop caring what other people deem as „successful", you won 🤍✨ Making enough money to sustain this lifestyle, being free, being by the ocean and in nature.. that is success to me fit 🥰👍 #softlife #softgirl #slowtravel #healingjourney #recoveringgirlboss #selfgrowthjourney #traveltiktok #TasteOfSunshine ♬ La Vie En Rose - Emily Watts

不過,Z世代並不是不懂得節儉。據Travel Agent Central的報告,雖然62%的Z世代都在為旅行而工作和儲蓄,不過69%的人更喜歡選擇負擔得起的消費,只會偶爾犒勞自己。

為何Z世代崇尚「軟性儲蓄」理財觀?

有分析人士認為,Z世代的獨特經歷,源於2008年金融危機的影響,以及全球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

他們目睹父母在經濟低迷時期的掙扎,以及他們所要承擔的學生貸款負擔,以至於Z世代開始質疑傳統的理財方式。

加上生活開銷飛漲,但是自己的薪水漲幅與年終獎金卻不如父母輩,置產也比父母輩難,這種窘境讓年輕人的生活更加貧困。

Z世代覺得,未來是遙不可及的,這種悲觀態度甚至讓有些Z世代認為自己永遠無法存夠錢退休。

與此同時,TikTok和Instagram等社交媒體平台則進一步強化了年輕人的上述認知,讓他們覺得把錢花在有助於快樂和心理健康的體驗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促使他們拋棄了那種拚命儲蓄的心態。

與其為了未知的未來省吃儉用、開源節流,他們認為活在當下、過得開心反而更實際。

校園內的學生。(海峽時報)「軟性儲蓄」可取嗎?

崇尚「軟性儲蓄」者通常都被認為無法克制延遲享樂(delayed gratification,或稱即時滿足感)。

理財顧問認為,軟性儲蓄雖有其存在的意義,但未雨綢繆還是很重要的。

理財顧問Charles Thomas說,

「過去幾個世代的人也都做過同樣的事,唯一不同的是軟性儲蓄這個名堂好聽太多了,可以讓找藉口拖延、不理財的人感到自我感覺良好。

但不管怎麼樣,不趁早開始儲蓄,未來就必定需要更努力趕上進度。」

另一名理財顧問Bobbi Rebell強調,單是趁年輕就開始投資,年輕人長期能夠累積的財富就相當可觀了,利滾利的策略能夠協助年輕人創造更有保障的未來。

Intuit理財顧問Brittney Castro則指出,軟性儲蓄並不是糟糕的理財策略,但前提是要以負責任的方式去執行它,找到適合的平衡點才是成功的關鍵。

軟性儲蓄並不代表完全放棄制定長遠理財計劃,而是先釐清自己的日常花費及開銷,再制定預算來控制支出,從而不過度強迫自己去賺很多錢、省很多錢,最終影響自己的身心健康。

因此,Z世代年輕人還是應該為自己退休和應急情況存款,並進行分散投資。

Brittney指出,最重要的是要想清楚,富足對自己來說意味著什麼。

「每個人追求的目標都不一樣,所以我認為關鍵是要以簡單明了的方式來理財,幫助自己抵達人生中最重要的里程碑。」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5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4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9405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4275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104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