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親愛的朋友,非常榮幸與你在這篇文章相遇。在此之前,金錢世界已經探索了多個地方,未來將會成為一個系列持續發現其他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如果你也有興趣,歡迎關注公眾號訂閱#金錢世界系列。讓我們一起「見天地、見眾生、見自己」。
新加坡,一個只有735.2平方公裡面積的國家(香港陸地面積1113.76平方公里),被IMD評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的經濟體第一位。
它用將近60年的時間告訴全世界:成功不在於拿到一手好牌,而是在於打好一手爛牌。
01. 從一手爛牌開始
1819年,萊佛士代表英國東印度公司到達新加坡進行統治。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吸引了周邊各國移民,新加坡成為了一個以華人為主,馬來人、印度人等多元種族的東南亞商貿樞紐。
1942年,新加坡在二戰期間遭受日軍占領,社會陷入混亂。1945年,英軍回到新加坡。 在新加坡人民希望政府爭取更大發言權的努力下,1959年,新加坡自治邦成立,李光耀成為首任總理。
李光耀認為脫離了英國實行自治的新加坡只有彈丸之地,難以獨立生存和發展。於是,在1963年加入馬來西亞聯邦。
但好景不長,新馬合併後的政治摩擦和種族衝突不斷導致新加坡於1965年被迫獨立。 從此,新加坡開始走上「靠自己」的道路。
02. 打造王牌
王牌一:平等與尊重的多元文化
政府通過一系列種族融合政策使得新加坡不同種族人民在多元文化中獲得平等與尊重,從而達成身份共識提升向心力和凝聚力。
首先,國家推行雙語教育,自1965年獨立後確定英語為共同語言,把種族母語作為第二語言,從而在促進不同種族溝通融合的同時又體現對保留自身文化的尊重。
其次,政府在安排公共住房(組屋)需保持各族群一定的配比,避免單一種族的聚居,促進不同種族間的理解和交流。另外,政府設立種族和諧日,並對各族人民的節日均列入全國假期中。
通過尊重、理解、交流的方式達成種族團結和身份認同,從而推進社會在多元文化下的良性發展。

(圖片來源於網絡)
王牌二:頂尖大學與一流人才
1980年,新加坡大學與南洋大學合併成立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學院則在1991年將國立教育學院納入旗下,更名為南洋理工大學。兩所大學經過不斷投入和發展,已打造成為世界級頂尖大學。
除了不斷培養本地高素質人才外,1977年,新加坡已開始實行國外人才居住計劃,吸引國際一流專業人才入籍新加坡。
李光耀曾說:如果擁有達兩億八千萬人口的美國需要吸收外國人才,只有300萬人口的新加坡更必須這麼做。 培養和引進人才成為新加坡持續發展的原動力,為國家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智力支持。

(圖片來源於網絡)
王牌三:多元化產業發展
60年代開始,新加坡政府積極推動製造業向高附加值產業轉型,重點發展電子、精密工程、生物醫藥等產業。
目前,新加坡將重點推進傳統製造業向先進位造業發展,加大對智慧財產權的投入,開發獨一無二的技術和產品。
其次,新加坡已發展成為繼紐約、倫敦之後成為亞洲第一,世界第三的國際金融中心。通過持續吸引外資並以外匯交易為重點打造的金融市場,成為被全球視為東南亞區域總部與財務中心,是亞太地區重要的離岸金融中心。
此外,憑藉著馬六甲海峽獨特的地理優勢,新加坡通過亞洲交通樞紐發展起對外貿易、運輸倉儲、海事工程等產業。
03.人性化的花園城市
早在建國之初,新加坡政府就已制定了建設花園城市的目標。因當時國內人才缺乏,特聘請聯合國高級專家制定了高標準的城市發展藍圖,以經營企業的理念來經營國家。
在人口密集度位居世界第二的彈丸之地,卻沒有擁擠壓抑之感,就是得益於高瞻遠矚的城市規劃。
此外,政府要求地產公司必須用建築物的綠化面積來彌補所占據的土地面積,把人與自然連接在一起,恢復人與自然的共生關係。

(圖片來源於網絡)
此外,資源匱乏的新加坡更加關注整個生態系統的可持續良性循環。一方面通過建築設計中樓宇間流通的空氣與綠植的結合使得處於熱帶的氣溫得到下降,另一方面,通過建築物收集熱量、雨水等通過科技的手段轉化為能源進行二次循環利用。
新加坡的城市規劃不僅僅只是考慮用混凝土搭建起高樓大廈,而是關注人和自然,乃至整個生態系統如何有機地結合一起。讓每一個生活在這個城市的動植物,都感到舒適和怡然。
04. 結語
當你拿到一手爛牌的時候,你會選擇離開牌桌還是想方設法逆風翻盤?新加坡選擇了後者。新加坡從建國初期一個髒亂差的小島,成功蛻變成為國際化花園城市,靠的不僅僅是努力。
靠的是高瞻遠矚的規劃,用長遠的、發展的、全局性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問題。
靠的是以人為本,通過融合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培養和吸納高素質的人,發展和發揮人的才能,並用更舒適的環境服務於人。把人作為最核心的資源,來謀求社會的發展。
金錢,並不是靠運氣拿到一副好牌就可以輕易獲取,而是給出一副爛牌時,你的心態、眼光和能力決定了你是否能憑實力爭取。
推薦閱讀: 參考資料:
1、新加坡一流大學演化邏輯與生成路徑研究——基於要素的多維視角分析
2、新加坡:「人才立國」| CCG研究
3、新加坡 | 綠色城市第一名,我們是認真的。
4、四大產業助力新加坡「經濟2030願景」
5、新加坡規劃之父:全球搞城市規劃條件最佳在新加坡,其次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