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的那個清晨,對所有小紅書用戶來說絕對是歷史性的一天。
因為當用戶們如往常一般打開app準備新一天的衝浪時候,超過一半的用戶驚異的發現:
變天了!變天了!明明自己打開的是中文小紅書,卻在首頁充斥著大量的白人臉孔的封面和英文標題!

他們居然使用真名作為ID,謹慎的用語和古板的封面排版,讓已經進入2025年的小紅書用戶仿佛一夜回到10年前!
這些網友們一度以為自己開錯了軟體,重新啟動反覆刷新!但結果卻如出一轍:
一大批IP顯示「美國」的用戶正在瘋狂湧入小紅書,他們自稱自己是—— TikTok Refugees(TikTok難民)!
截至1月16日,小紅書社交平台在「TikTok Refugees」話題之下已經擁有了超過20萬條筆記,總瀏覽量超2億。而這一數據還在繼續快速膨脹!
起因自然是上周五(2025年1月10日),美國最高法院就《保護美國人免受外國對手控制應用程式法案》進行辯論,而最終得出的結論仍然是,TikTok將於1月19日停止在美國的運營。

一大波TikTok難民湧入小紅書
如今美國TikTok已經擁有了1.7億美區用戶,這一決定對這些活躍用戶來說,無疑是自己網絡家園的粗暴摧毀,他們將失去日常衝浪的樂趣,急需尋找一個可以分享和交流日常生活的樂土。
對於這些美國用戶來說,其實移居Facebook或者Instagram或許才是最佳選擇,畢竟——這兩個平台擁有得天獨厚的英文語言環境,更西化的社交媒體風格。
但他們,仍然毅然決然選擇了漂洋過海進軍小紅書——一個中文為主要載體的社交平台。
其中的意味顯而易見——對於美國粗暴終止TikTok的一種文化反抗!

他們艱難地使用認知中為數不多的幾個中文單子: 「中國」、「你好」、「朋友」、「謝謝」,參雜著書面而非口語化的正規英文,湧入小紅書向中國用戶表達自己失去TikTok社交平台的處境。

#tiktokrefugee(TikTok難民)這一標籤之下,截至1月14日下午5點,已經有11萬條相關筆記!
「笑死了,我們寧願真的用一個中國App,也絕對不用Ins和YouTube。」難民@Ugh 的一條評論視頻,獲得了28K贊。

圖源:小紅書@@Ugh 這一趨勢,還直接推動了小紅書在蘋果美國應用商店的下載量飆升至第一位!

而小紅書用戶在被英語突然包圍的短暫震驚後,也迅速表達了對這些「難民」的熱烈歡迎! 這些小紅書原住民們使用最簡單粗暴的方式表達自己的熱情:點贊!收藏!評論!和關注! 由於擔心中西方文化有壁壘,美國人民和小紅書原住民的這次碰面顯得禮貌又謙遜,「寵物」成為了雙方之間最佳的「交流貨幣」,一貓在手,超越國界和語言,中西方破冰無往不利!

圖源:小紅書@Lauren Elizabeth
「Cat Tax」也瞬間成為小紅書熱門詞條!
「貓稅」的意思就是:展示了自家的貓貓,你就擁有了被小紅書原住民認可的入駐資格!

小紅書網友們,針對TikTok在美國面臨「不賣就禁」的遭遇,立刻給小紅書管理團隊發出預見性的建議: 「已經給小紅書CEO建議,讓他快速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以後上美國國會聽證會用得著。」

新馬網民笑而不語早已融入
在這波中西方網民大型碰面會的狂歡氣氛之下,卻有另一波人默默笑而不語,他們便是——來自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用戶。
在美國用戶還在小心翼翼試探小紅書原住民的邊界、用繳納「貓稅」的方式慢慢融入社區、發出「幫你們做英文作業」的橄欖枝博取好感的時候。
得益於華文和英文的雙語教育,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用戶早已經悄咪咪融入小紅書的氛圍,玩得那叫一個風生水起666!
目前已知的數據有,早在2022年,在馬來西亞就有150萬華人使用小紅書。

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用戶的特點是:
他們不會像TikTok難民一樣,傻乎乎用自己的真名註冊帳號。
為了標記出自己的地點加以區分,他們在標題中往往會用「新加坡」「大馬」或者國旗來區分目標用戶。
由於雙語教育,他們往往從標題開始就存在中英文夾雜的情況。
對於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這部分用戶來說,TikTok難民絲毫沒有影響到他們的小紅書生態。
寫華文?沒有問題,聽說讀寫都交流沒有障礙。
關機換成英文?更沒有問題,哪怕是美國口語縮寫也可以放馬過來。

很多新馬小紅書用戶已經習慣於在平台上分享日常了
至於小紅書的社區規則?這些用戶早就是已經具有三年以上的「老小紅書人」了,表情包、小紅書習慣用語、社區禮儀,他們更是門清!
根據小紅書在2022年的統計,新加坡用戶有約55萬人,而馬來西亞則大概有150萬人!
他們早已自成「新馬區」一派,每天討論的重點主要是:
新馬發生的大小新聞
個人生活show
吃喝玩樂旅遊攻略
留學生活經驗分享
租房中介以及商家信息

對於這部分TikTok難民來說,新馬用戶儼然已經融入小紅書這個社群,是絕對傲然難民的「原住民」一派!
這裡不得已誇讚一下李光耀和整個新加坡社會對華文重要性的遠見,1979年開始李光耀總理髮起了華語運動,鼓勵新加坡華人在日常生活中多使用華文華語,加強新加坡人對華族的文化認知。

圖源:海峽時報
他一方面將當時使用最廣泛的英語作為新加坡的官方語言,推動新加坡之後和國際接軌的發展,也為了平衡新加坡多民族融合的矛盾,避免華人以「華語立國」,從而對其他民族產生較強的文化壓制。
一方面他又完全認同華語在尋根和文化領域中舉足輕重的地位,因為語言會影響到人們的意識形態的建立和發展,發展華語便是認同華族文化,更為之後新加坡和日益壯大的中國之間的交往鋪平了道路。
史上最難CEO——新加坡人周受資
很多新加坡網友一邊用著小紅書一邊笑了,可最近這名新加坡人卻有些忙,那便是被網友戲稱——史上最難CEO的TikTok總裁的周受資。

他在位期間,美國對TikTok不斷有動作,因此他動不動就要去面對美國聽證會長達幾個小時窮追猛打的盤問。
2024年1月31日,美參議院司法委員會在華盛頓舉行一場聽證會,其中,一名參議院科頓對周受資簡直是百般刁難!

圖源:網絡 「反亞裔」議員科頓
在周受資接受質詢時,科頓迫不及待立刻跑題十萬八千里: 「你之前提到你住在新加坡,你是哪個國家的公民?」科頓問周受資。
周受資答:「我是新加坡人。」
但顯然這個回答讓科頓並不滿意,他非常著急想要證明TikTok這樣的公司總裁一定會找個中國人來擔當,於是他繼續詢問:「你是其他國家的公民嗎?」
但實際上,懂點國際知識和慣例的人都知道,新加坡是不承認成年人擁有雙重國籍的!
於是周受資繼續按捺性子儒雅回答道「我不是,參議員。」
但科頓不依不饒,一定要來一手無「中」生有,一連詢問了足足8次,試圖空口白牙就把周受資的國籍改了!哪怕是周受資說自己在新加坡武裝部隊服過役都沒用!

圖源:8視界
而周受資不得不耐著性子保持著涵養一遍一遍重複「參議員,我再說一遍,我是新加坡人......」
該視頻在網絡傳播之後,網友紛紛表示: 沒點過硬的心理素質和涵養,根本扛不住美國參議院的窮追猛打。

圖源:網絡
只不過,雖然周受資一再表明TikTok對於美國人民的重要性,但在2024年4月,經歷了多次聽證會的TikTok仍然被美國總統簽署了「不賣就禁」的法案,要求TikTok母公司位元組跳動在2025年的1月19日之前,將TikTok出售給非中國企業,否則這款應用將會在美國被禁用。 至此,TikTok美區的生死存亡,進入了倒計時。

但另一個轉機也在悄然產生,2024年6月,特朗普註冊TikTok,以用戶名「realdonaldtrump」發布了一段視頻——視頻中特朗普在新澤西州紐瓦克參加的終極格鬥冠軍賽上向粉絲揮手。
在非常短的時間內,特朗普就獲得了24萬5千的粉絲,而時至今日,特朗普在TikTok的粉絲量達到了14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