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管帳制」或許還有一部分原因,來自東亞職場的「交易應酬文化」。
因為男人需要酒桌上拼殺,需要去某些場所應酬,婚姻中的女性往往會有一種不安全感,因此掌握了丈夫的「錢包」,也是另一種對婚姻存續的約束,一種心態上的安慰。

「對於單收入家庭來說,這也許是有道理的,因為失業的妻子通常非常依賴在職的丈夫,讓她掌控財務可以讓她確信丈夫不會拋棄她,讓她獨自謀生。」
但在新加坡顯然這兩類因素都不存在:
從歷史上來說,新加坡的文化更偏西方,早就不贊同「賢內助」那一套說法了,婚姻內雙方都是獨立的個體,沒有誰依附誰、誰弱勢誰管控的理念。
而應酬文化在新加坡也不算很流行,更不存在男人應酬女人留守的明顯區分,要應酬男人女人都會應酬,職場中女人當男人用,男人當騾子用。女性本來就有自己經濟獨立的能力,自然也不會為了「安全感」,去要求男人將所有工資「上繳」。

不過說到底,文化差異也大不過因人而異。
還有的新加坡家庭採取的是:混用制——誰用錢誰花錢,不夠了再向對方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