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月,TikTok和其CEO周受資一直是輿論關注的焦點。

面對美國兩黨夾殺,TikTok CEO周受資說:「我們哪兒也不去。」其實,TikTok基本上是哪兒也去不了,從目前情況看來,TikTok現在能去的地方,就是美國法院。
面對這場前所未有的挑戰,TikTok和位元組跳動堅決捍衛自己的權利。
5月7日,【TikTok】及其中國母公司【位元組跳動】正式向美國聯邦法院提起訴訟,以阻止喬·拜登總統上個月簽署的一項法案實施,該項法案迫使【TikTok】在2025年1月19日之前從【位元組跳動】公司剝離,否則將面臨封禁。
這一決定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因為它不僅涉及到商業利益,更觸及到言論自由和國家安全的敏感話題。
言論自由還是國家安全?

圖源:法新社
TikTok在訴訟中表示:「這是美國歷史上第一次,國會通過法律將一個單一的、特定的具言論平台置於永久的全國性禁令之下,禁止每個美國人參與一個在全球擁有超過10億人口的獨特在線社區。
「資產剝離」根本不可能:這不是商業上的,不是技術上的,不是法律上的......他們認為,這違反了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對言論自由的保護。
美國立法者擔心中國可能會訪問美國人的數據或通過該應用程式監視他們,國會議員倡導「與其繼續其欺騙性策略,不如讓位元組跳動開始撤資程序」,該措施在提出幾周後在國會以壓倒性多數獲得通過。
白宮則表示,他們希望看到中國的所有權以國家安全為由結束,但並不希望對TikTok的完全禁令。
TikTok表示:國家安全不能作為限制言論自由的充分理由,並指出聯邦政府有責任證明這種限制的合理性,但至今尚未做到這一點。

圖源:法新社
自從拜登總統4月24日簽署該法案以來,人們普遍預期會引發這起訴訟。新法案給予位元組跳動公司一年時間採取措施,但由於法律程序暫停了這一時間表,禁令可能需要數年時間才能實施。
TikTok主張,美國國會未能提供任何證據證明TikTok構成數據安全或外國政治宣傳傳播的風險,也未能證明該應用在這些領域造成任何具體危害。訴狀中提到:「國會委員會和個別國會議員在法案頒布前的閉門立法過程中的倉促陳述至多只能被視為猜測,而不是第一修正案所要求的『證據』。」
技術與政治的交織

圖源:法新社
這場訴訟不僅是TikTok在美國生存的鬥爭,也反映了Snap和Meta等公司希望利用TikTok的政治不確定性來爭奪市場份額。美國立法者擔心中國可能會通過TikTok訪問美國人的數據或進行監視,而TikTok則否認了這些指控,並在訴訟中指責立法者的擔憂是「投機性」的。
TikTok聲稱已投入20億美元用於保護美國用戶數據,並承諾與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達成90頁的國家安全協議,包括在違反某些義務時接受美國政府暫停其美國業務的「關閉選項」。然而,2022年8月,CFIUS停止了協議談判,並於2023年3月堅持要求位元組跳動剝離TikTok的美國業務。
CFIUS是一個由美國財政部領導的跨部門委員會,負責審查涉及國家安全的外國對美國企業和房地產的投資。2020年,時任總統特朗普試圖在美國禁止TikTok和中國擁有的微信,但被法院阻止。特朗普後來改變立場,表示不支持禁令,但安全問題需要解決。
TikTok的訴訟指出,拜登總統競選活動繼續使用TikTok的事實削弱了該平台對美國構成實際威脅的說法,而特朗普的競選活動並未使用TikTok。
全球視野下的TikTok,未來的不確定性

圖源:法新社
過去四年,TikTok與美國的爭端成為了美中兩國在網際網路和科技領域持續衝突的關鍵戰場。這場長達四年的TikTok之戰不僅是美國和中國之間網際網路和技術衝突的重要戰線,也是全球化時代國家間緊張關係的縮影。
今年4月,蘋果公司甚至表示,中國已下令從其在中國的App Store中刪除Meta Platforms的WhatsApp和Threads,這進一步加劇了全球技術領域的緊張局勢。
如果該應用最終在美國被禁止,那麼大量外觀相似的短視頻平台將試圖填補這一空白,Instagram Reels、YouTube Shorts 和 Triller 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其他科技巨頭谷歌、Meta和X也肯定會以某種方式受益。
當然許多專家對是否有潛在買家擁有購買TikTok的財力,以及中國和美國政府機構是否會批准出售持懷疑態度。此外,將TikTok原始碼轉移到美國需要數年時間,這為整個事件增加了不確定性。
如何看待這場圍繞TikTok的法律和政治鬥爭?對TikTok在美國的未來有何預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