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自願組織心手相連兩年分派4萬顆雞蛋

受冠病疫情、俄烏戰爭和通脹影響,雞蛋價格被推高。本地自願組織心手相連之前發起免費派送雞蛋的活動,兩年來向有需要家庭分派了4萬顆雞蛋。
大約四年前,蔡月鳳和丈夫以及兩名孫子在生活上,需要依靠義工們的協助。之後她的丈夫患上癌症,生活更是雪上加霜。
自從丈夫在一年多前去世後,蔡月鳳便開始到辦公樓打臨工。雖然她最小的孫子也當起送餐員,但是生活依舊入不敷出。
租賃組屋居民蔡月鳳說:「我有時候回來很累,有年紀了就很懶惰煮。他們就用比較方便的方式來做,就是煎雞蛋。因為我兩個孫子很喜歡吃雞蛋,他們一吃就是四五顆拿來吃一盤飯。一個禮拜我就要90顆雞蛋。」
月鳳祖孫三口對雞蛋的需求,促使蔡秋霞開展分派雞蛋的項目。
心手相連創辦人蔡秋霞說:「從她的家離開過後,我就跟一位朋友說我們其實需要雞蛋。我們就一家一家去敲門,去了解多少戶人家需要多少雞蛋。然後會遇到一些洗腎的病人,他就說他也需要很多雞蛋。腎友他洗腎所以他的蛋白質流失。他一天需要四顆雞蛋。從雞蛋攝取蛋白質來補充。」
從2021年7月起,組織已經在28個政府租賃組屋派發超過將近4萬顆雞蛋。相較於肉類,雞蛋方便儲藏和烹煮。然而自從俄烏戰爭爆發以來,全球雞蛋供應短缺,價格上漲更是在通漲情況下加劇。為了減輕低收入家庭的負擔,除了雞蛋,心手相連也發放生鮮食品。啟動這一連串善行的源頭,得追溯到2018年。
心手相連創辦人蔡秋霞說:「我們在服務租賃組屋的居民發現有一些學齡兒童,每天上學之前就是喝了一杯白開水就到學校。我就想到麵包店每天都會有剩餘的麵包丟掉,不然我去跟他們要求把明天不打算賣,不過還可以食用的麵包給我,讓我送給這些住在租賃組屋的學齡兒童。」
麵包分享項目已邁入第五年,派送的對象也從低收入戶,擴大到療養院和外籍勞工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