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新元(約760人民幣)的大閘蟹

通貨膨脹及運輸費上升導致今年大閘蟹成本漲幅近20%。
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中餐館香宮發言人時透露,相比去年,今年堂食大閘蟹的食客已增加5至10%。發言人指出,因通貨膨脹及運輸成本上升,香宮稍微調整了今年的價格,售價漲幅約10%。
香宮採用的是太湖大閘蟹,目前一隻170克清蒸的母蟹要價118新元(約606人民幣),一隻230克清蒸的公蟹則要價148新元(約760人民幣)。
兩盤芥藍91新元(約476人民幣)

一男子和親友八人到餐館用餐,稱付款時才發現點兩盤大的香港芥藍稅前收費91新元(約476人民幣),當場嚇到。
屠妖節當天該顧客和父母、親友到位於怡豐城的翡翠苑吃點心,同行共有六七名大人,兩個小孩。
顧客說:「期間點了蚝油炒香港芥藍,服務員應人數提議大份,不料最後結帳發現兩盤大份香港芥蘭稅前要價高達91.2。」
在當場向收銀員確認後,對方表示沒算錯。
結果發現,是服務員下單前未告知價格,菜是根據人頭來計算。而根據菜單可以看出,上面只寫了普通分量的價格,沒有大份價格,食客沒有料到大份價格是普通的雙倍。
打包雞肉飯全是骨頭

新加坡一男子早前在臉書發文指出,父親前晚(4日)7時到小販中心打包食物,由於他們常光顧的雞飯攤沒開,父親便從李廣記雞飯攤位買了一包燒雞飯。
回家後,男子看到那包雞飯後哭笑不得:「我都不知道算是什麼部位,全是骨頭,肉質也感覺不新鮮。」
他說,他能理解最近通貨膨脹,材料成本上漲,但多數攤販只是少給幾片雞肉,不至於全是骨頭。雖然不知道是否是單一事件,但他說不會再光顧這間攤位。
記者走訪有關雞飯攤,並買了一碟雞飯,發現雞肉分量適中,應沒有少給的情況。
攤主接受採訪時解釋,可能砍到雞尾的部分給顧客,有時太忙,沒留意下才給了比較多骨頭。「如果顧客說要去骨的雞飯,就只會給他雞肉,不會有骨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