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歐美與病毒共存,中國防疫成「孤島」?專家透露邊境重開條件!免隔離有戲

2021年08月12日   •   10萬次閱讀

如今全球防疫格局已經改變。

一部分認為病毒永不可能消失,主張跟病毒共存。

一部分認為病毒不可容忍,主張要防疫清零。

打算跟病毒共存的就開始解封開放,例如英美歐盟跟新加坡。

對病毒零容忍的就仍舊守住邊境不放鬆,例如中國。

防疫策略反差極大,相比之下,中國式防疫顯得非常「扎眼」。

現在已有媒體開始討論,講中國要成為「國際孤島」了。

"中國對新冠零容忍或成孤島」 國內爭議共存還是清零?

美國的老牌媒體彭博社,前天突然發文說:

「中國的新冠零容忍策略有可能會讓其與世界隔絕多年。」

這篇文章先是交代了一下近期中國的疫情。

比如德爾塔病毒席捲至少中國17個省市,並且認為這是自去年武漢疫情爆發以來,最嚴重的一次。

給出了一個整體評價,認為中國的防疫成績是不錯的。病例少、疫苗接種率也是世界前列。

不過,接下來才是重頭戲。

海外專家認為,短期內中國的防疫策略至少在明年之前都不會改變。

這種做法弊大於利,因為經濟跟管控成本很高,而新冠變異病毒還在不斷變異,更容易突破防線。

牛津大學的流行病學教授Chen Zhengming認為:

中國遲早會改變策略。

這種新冠病毒零容忍策略,可以維持一時,但不能維持一世。因為在你察覺之前,病毒就已悄咪咪地侵入。

同時,他對於中國當前的狀態也表示擔心:

新冠零容忍,這種想法已經根深蒂固。特別是國內近期又對造成疫情擴散的負責人進行追責。

這種情況下,誰還敢對疫情放鬆警惕?

一句話總結這位教授的看法,就是他覺得中國也應該跟病毒共存,要共存就得改變想法,而這點目前在國內很難。

來源:DW

另外一專家,全球投資機構Pinpoint Asset Management的首席經濟學家Zhang Zhiwei則是從經濟角度來講中國防疫。

他認為:新冠零容忍策略,確實可以給國內帶來一個相對安全的環境。可這樣做的代價是「保持孤立」。

「新冠零容忍對經濟增長來說代價高昂。」

來源:GLOBAL TIMES

同時抱有這種看法的,還有一些跟中國有國際合作的外國企業人士。

比如中國歐盟商會的會長 Joerg Wuttke 說話就更不客氣了:

如果在其他國家選擇開放的時候,中國依舊堅持新冠零容忍,那麼中國就只能「留在自己的小島上做自己的事情」了。

為了證實自己的觀點正確。

彭博社還列舉了其他例子。

他們說,中國並不是唯一一個試圖消滅新冠的國家。

比如新加坡、澳大利亞跟紐西蘭,一度也曾被看作是推行新冠清零策略。

但隨著世界其他各國的開放,更多人認為新冠不可能永久被消除。

更多國家的做法開始傾向於放棄防止死亡,用隔離病例來替代。

而且這麼做也是為了經濟。總不能要命就不要錢? 日本野村證券的首席中國經濟分析師陸挺認定:中國的新冠零容忍,經濟代價會「越來越高」。

類似上述的輿論看法還有很多。 但海外網友們倒是挺欣賞中國的做法。

說法遭到海外網友駁斥

「從根本上看,中國這樣做是在保護他們的國民。」

「中國有能力防疫保護他們的人民。但是美國呢,已經導致了幾十萬人死亡。」

「大部分國家都躺平掙扎了,只有中國還在戰鬥。」

「我不說中國的措施就是100%對的,但至少他們很努力,是真的想要控制好新冠疫情。」

「中國很努力去解決疫情,至少將病例減少到可容忍程度。對比一下美國佛羅里達,一天88人死亡。到底誰在盡力保護他們的人民?」

從評論來看,海外網友們肯定了中國防疫保護國民的做法。

只不過,現在有一個新情況。

國內網友也在糾結:中國接下去的防疫道路該怎麼?

要繼續「新冠清零」?還是「病毒共存」?

清零VS共存

1)主張清零

中國衛生經濟學會總顧問、原衛生部長,他認為英美防疫政策不能學,是不顧人民健康安危。

「人類於病毒是什麼關係?

——有你無我,你死我活。」

英美將疫情反彈的責任直接推給病毒變異,是在甩鍋。

中國不僅不能放鬆,還要進一步「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

跟病毒共存,只會讓全球疫情出現第二波、第三波。

2)主張共存

國內張文宏醫生在7月底微博發文表示:

世界上大多數病毒學家都認為新冠可能會變成一個常駐病毒,世界要學會跟這個病毒共存。

「未來中國選擇的方式一定是既保證與世界的命運共同體,實現與世界的互通,回歸正常的生活,同時又能保障國民免於對病毒的恐懼。」

看上去,這兩種主張是互相矛盾的。

要清零,中國邊境就不能開。

要共存,中國邊境就得開。

國內網友對於這兩種看法爭執不下。

比如支持共存的,是認可病毒會長久存在的現狀。

支持清零的,是站在為普通群眾生命健康的立場。

那麼,中國會怎麼選呢?

「清零跟共存不矛盾」 中國邊境什麼時候會開放?

中國已經初步回應了上述爭論。

回應第一波:新冠零容忍策略不會讓中國變「孤島」。

前天,環球時報對於彭博社講中國將成為國際孤島的看法,進行了正面駁斥。

聲明中國不會因為防疫,就變成經濟「孤島」。

事實上,2021年前7個月,中國的對外貿易同比甚至還創下新高。並且2020年還是中國外貿的大幅增長年。

同樣是採取嚴格邊境限制措施,中國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玻璃」。

回應第二波:目前不會放棄新冠零容忍策略,但終會開放

簡單來說,就是這樣一句話:

對於中國,清零跟共存兩者不矛盾。

清零對於現在的中國來說是必要的。

而將來,新冠病毒確定變成一種常駐病毒,中國會找到方式跟它共存。

據中國疾控中心首席科學家曾光等專家表示:

「至少目前,中國堅持新冠零容忍是很有必要的。我們做得很好,國內病例清零,也促進經濟復甦。」

中國採取的是「動態清零」策略。指小範圍、個別病例出現後,短時間內就控制住疫情。

這個很好理解,在國內這一波南京疫情外溢以後,各省市都提出「非緊急不必要就不出省」的要求,為的就是減少病毒跨區域傳播。

同時對於爆發區域,進行局部封鎖,封小區或者街道進行控制,直到排查安全。

這次疫情最嚴重的江蘇揚州 之所以現在不選擇跟病毒共存,有這2點重要原因:

1)疫情在世界各國肆虐,歐美的死亡率都在上升,此時共存,國內民眾面臨風險很大;

1/2
下一頁
新加坡總理剛坐穩大位,先來中國待5天,李顯龍早已安排好一切
2025年06月25日   •   2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如果接到+65或者8開頭的電話要注意了
2025年06月28日   •   2萬次閱讀
洗手池洗拖把、菜里驚現青蟲、托盤酸臭難聞、老鼠橫行……你敢在這樣的新加坡食閣吃飯嗎?
2025年06月25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毫無個性,冷漠!旅遊後大失所望」
2025年06月29日   •   2萬次閱讀
83歲蔡瀾安葬新加坡!來看看他筆下的海南雞飯和咖喱魚頭
2025年06月30日   •   1萬次閱讀
看看七年內,新加坡地鐵是否通到你家門口?
2025年06月29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電信公司狂推「無國界」數據配套!不用激活e
2025年06月30日   •   1萬次閱讀
新柔地鐵要來了!中馬跨境火車正式進入退役倒計時
2025年06月30日   •   1萬次閱讀
撕掉"最貴"標籤!新加坡的平價生存法則
2025年06月28日   •   1萬次閱讀
「從中產到破產,只隔著一個新加坡?」——新移民中產家庭生存實錄曝光!
2025年07月01日   •   1萬次閱讀
他,畢業於清華、北大、牛津、南洋理工!卻在新加坡送外賣!現已回國,加入了美團
2025年06月26日   •   1萬次閱讀
全島Money changer匯總!新幣兌換這13種貨幣最划算!兌人民幣5.56~
2025年06月25日   •   9576次閱讀
前夫搶人!她從杭州追到新加坡,只為奪回6歲的孩子......
2025年06月29日   •   9234次閱讀
新加坡5大數字銀行!存款消費更划算~
2025年06月28日   •   8892次閱讀
新加坡華人正在消失?為啥70%華人選印度人做官,文化輿論成推手
2025年06月30日   •   8037次閱讀
你真的適合在新加坡生活嗎?答案可能出乎意料
2025年07月01日   •   7011次閱讀
全網最全對比!新加坡公民 & PR政府福利差異,一篇看懂值百萬
2025年06月26日   •   5985次閱讀
新加坡 vs 中國 vs 大馬 2025生活成本全對比
2025年06月25日   •   5643次閱讀
新加坡銀行轉帳手續費大科普
2025年06月30日   •   4617次閱讀
新加坡中介的潛規則你知道嗎?如何破局?
2025年06月25日   •   4446次閱讀
餐館不提供免費自來水原因五花八門 有哪些是你能接受的?
2025年06月25日   •   4275次閱讀
看慣了珍珠坊熟悉的黃綠色外牆 你喜歡它紅艷艷的新裝嗎?
2025年07月01日   •   3933次閱讀
李光耀的遺憾: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是如何分開的?
2025年07月01日   •   3420次閱讀
蔡瀾走了,但他藏在雲吞麵里「活過」的答案,還在人間冒著熱氣
2025年06月29日   •   3420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