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現在防疫路線下,中國經濟也能發展。歐美選擇跟病毒共存以後,經濟競爭力表現並沒有他們想像中的那麼好。
如果此時共存沒有帶來更大的利益,反之只是造成了更多人因新冠死亡,那麼中國為什麼要這麼做?

綜上所述,短期內中國不會選擇跟病毒共存。
但又表明將來會這麼做。
那麼到底什麼時候,中國會選擇跟病毒共存?
冬奧會或成邊境開放轉機?
專家曾光表示:
中國不會一直保持不變,但對於什麼時候開放需要謹慎考慮及決定。
跟病毒共存的前提條件是,我們認為病毒不再對我們群眾的生命有威脅。
具體來說,例如最基本的群體免疫,疫苗接種率要達到83%以上,或者對於特定的人群加強免疫保護。
「當中國做好準備跟病毒共存,那麼邊境就是時候開放了,到時中國才會大幅調整對待新冠的策略。」

遺憾的是,國內沒有公布接種率,僅公布了接種劑次。

但,可以說國內的接種率是考慮開放的指標之一。
另外現在也有很多人聚焦於6個月後的北京冬奧會。
這可能就是一次嘗試。

據透露,中國這次冬奧運的防疫目標是:
1)不讓這次的國際賽事對中國本土造成大規模感染
2)確保疫情不會在各國代表團之間擴散 這樣看來,冬奧運可能就是一次「邊境開放」的試金石。
中國是新加坡「最大入境客源國」
選擇共存,遊客還來嗎?
從新加坡官宣要跟病毒共處開始,大家就很擔心這兩點:
1)新加坡防疫躺平,國內要清零,想要回國免隔離的希望可能要落空。
2)中國一直以來就是新加坡旅遊的最大客源,新加坡跟病毒共處,那國內遊客還會來嗎?
對於第一點,現在有人猜測免隔離可能等中國疫苗接種率達到免疫程度,或者等到冬奧會以後看情況決定。

來源:海峽時報 | 之前中國遊客團來新加坡
而第二點,才是最不好解決的。
疫情開始以前,2019年中國來新加坡的遊客超過360萬人,比上一年平均增加6.1%。
連續三年成為新加坡「最大入境客源國」。

來源:Asiaone
而在2019年的第一季度,中國遊客就給新加坡貢獻了約10.9億新幣(約53.4億人民幣)的旅遊收入。
這筆數目遠遠超過其他國家遊客的消費總額!
據當年統計,中國遊客來新加坡超過一半的錢用來買買買 (51%),其他的花在了雜項花銷(26%)還有住宿(17%)和吃飯(6%)。

據國內某旅遊平台統計,中國遊客最滿意的目的地就是新加坡。

在去年年底,新加坡首先對中國遊客開放檢測陰性就免隔離入境。
當時那段時間,國內一旅遊平台的「新加坡」關鍵詞搜索量環比上漲379%!

可見,國內遊客是挺喜歡來新加坡的。
那些年,來新加坡玩的中國遊客對新加坡印象分
@林曉琳 「人口密度全球第三,卻視野開闊不顯擁擠,從機場開到酒店的路,聽導遊說叫泛島高速公路。兩邊都是樹,眼睛太舒服了。特別茂密,環抱著像雙手合十。」
@風吹過的夏天 「來新加坡玩特別省心——不用做天氣攻略,一年365天都是帶夏裝就可以了;玩樂也不用做攻略,這麼點地方隨心走走總有驚喜~」

然鵝,接下來呢?
去年新加坡對中國遊客免隔離開放,雖然國內搜索量爆表,但實際上開放日飛抵新加坡的中國遊客很少,不到30人。
這是為什麼呢?
「回去要隔離14天,21天,35天。」
「國內不鼓勵,非必要不出國游。」 網友猜測,如果短期內國內堅持新冠零容忍政策,那麼大規模跨境旅遊可能是沒戲的。
那麼,新加坡也還是沒法迎來像前年一樣的旅客盛景。
唯一比較有可能恢復自由旅遊、中新遊客往來的機會,可能是要等到中國也選擇跟病毒共存的時候。
椰友們你們認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