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早醒來,發現這個世界又魔幻了。
英國單日新增病例10萬,首相詹森「一鍵取消」三個關鍵防疫施,再一次帶頭躺平:
下周起,不用戴口罩!出入大型場所不需要疫苗通行證!不用繼續居家辦公!
英國這麼做不是第一回了,大家都不意外。

但椰子聽說了一個事。
英國日增10萬,不戴口罩不居家辦公不實施疫苗通行證,輿論政界好像都OK。
新加坡日增千例,戴口罩部分居家辦公實施疫苗通行證......卻被陰陽怪氣地點名吐槽:局面正在失控。

某外媒稱:
過去2年內,新加坡努力防控新冠疫情。但因為奧密克戎,他們開始放棄控制。現在新加坡正面臨疫情失控局面。
(Now Singapore is facing the prospect of losing control of COVID.)
新加坡好像莫名其妙地被唱衰了。
這又是怎麼回事?
外媒:「新加坡放棄掙扎、疫情失控」
本地網友看法不一
該文章認為新加坡放棄控制措施、導致疫情局面失控,背後主要有2個依據。
依據1:單日病例數字大增,峰值預計最高2萬。
去年12月初,新加坡報告首起奧密克戎病例。
自那以後,奧密克戎患者的數字一直在飆升。
截止到這周一,新加坡病例日增1000起。
而新加坡衛生部還預測,到2月初左右,日增病例會達到1萬到2萬例之間。
其他人覺得,單日數字可能會更高。

來源:todayonline
依據2:放棄清零,但又不是真的共存。
新加坡是全球第一個從新冠零容忍的態度扭轉變為跟病毒共存的國家。
但態度跟做法自相矛盾。
宣布共存後的新加坡,生活仍然處於一種非常警備的狀態。
體現在疫情限制措施不寬鬆。
新加坡人在室內戶外都要戴口罩,進入公共場所就要登記,社交聚會堂食僅限5人。
體現在VTL疫苗接種者通道對象極少。

即便允許群眾免隔離出國游,但可去的目的地選擇很少,截止到12月僅24個。
總結起來,寫文的人:
認為新加坡正在失控
瞧不上新加坡中庸抗疫的做法
事實上,本地網友也看到了這個報道,大家的觀點看法不一。
有人贊成:
「你說開始放棄控制是什麼意思?早在之前讓我們在家檢測的時候就已經放棄控制了嘛。」

「從德爾塔開始就放棄了吧。從那會我們自我隔離跟檢測開始。」

「新加坡這麼小又擠,不能控制疫情傳播真的還覺得有點丟臉。」

「確實,早在奧密克戎發現之前我們就已經放棄了。」

但更多的人反對新加坡已經放棄掙扎,疫情失控的說法。
他們是這麼說的:
「放棄鬥爭跟放棄控制完全是兩回事好嗎? 不打疫苗不能堂食,不能進商場,不能回到辦公場所上班,這些都是在控制。
而且控制力度還挺強的。」

「什麼垃圾文章,什麼放棄控制。
明明新加坡還在控制好吧,5到12歲都在打疫苗,超過90%的人口接種疫苗,幾乎是全球第一。ICU入住率現在也很低。
只有當我們真的把新冠當流感的時候,我們才可能會:
允許全部人回到工作場所上班,不需要再居家辦公 解除所有限制措施 不再需要使用合理追蹤 不需要再戴口罩」

「超過90%的疫苗接種率都還在擔心疫情,生活可能沒辦法恢復到疫情前。這個文章真的太蠢了。」

還有的網友表示無話可說。
三個白眼你懂的

網友的反應很直白,新加坡沒有放棄控制。
理由有三:
新加坡的社交防疫措施一直在進行,目前因為奧密克戎,當局沒有決定進一步解封;
本地疫情局面沒有半點「正在失控」的苗頭;
當局不會坐視不理。
當然,這樣講也是有根據的。
新加坡疫情現在是哪個階段?
英國傳疫情峰值已過,措施躺平
椰子不吹不黑,新加坡如今的疫情狀況是這樣的:
1)奧密克戎已經在社區中傳播。
奧密克戎疫情浪潮已經拍過來了。
從1月12日開始,社區確診病例就超過了輸入病例。

國立大學蘇瑞福公共衛生學院院長 Teo Yik Ying認為:
「很明顯,奧密克戎已經在新加坡社區中傳播,造成一定的社區感染。」
2)每日報告中除奧密克戎病例以外,還有部分未歸類病例,存在2種可能。
以前天為例,1615例中有1185例是奧密克戎,還有430例「其他病例」沒有進行說明。
這種沒有被具體歸類的病例,據專家分析有2種可能:
可能是來不及進行測序的奧密克戎
也許是其他變異病毒(如德爾塔)

3)新加坡的日增病例報告,能準確反應新冠病例總數嗎?
答案是:不能。
每天的病例數字,僅僅反應有被報告出來的病例人數。
如果要真實反應,至少還應該加上:
抗原快速檢測(ART)陽性但沒有進一步做核酸檢測的人
ART陽性在家隔離72小時,期間陰性就不需報告看醫生的人
感染了但沒有症狀,沒有做核酸檢測的人
按照這個算法,新加坡現在感染人數是個未知數。
那麼醫院如何了?
4)奧密克戎大增,ICU人數幾乎不變
過去近一個月內,因新冠住院的人數如下,看著是在增加。

但需要吸氧的人增幅非常小。

病情嚴重到需要入住ICU人數,也幾乎沒有變化。
特別是近期,社區奧密克戎病例大增,但ICU並沒有出現重症人數跟著大增的情況。

醫院沒有出現人滿為患的局面。
說明日增千例德爾塔,跟日增千例奧密克戎情況已經不同。
一直到現在,全球得到認證的普遍說法就是:
感染奧密克戎後的病情,不如德爾塔嚴重。
如果這個形勢不變,那麼新加坡的醫療系統已經扛下德爾塔拷打,接下來也能順利度過奧密克戎。

來源:SCMP
所以,說什麼新加坡正在面臨失控呢?
新加坡的國情,決定了沒法長久清零,也不會像英美歐一樣說解封,就是大跨步。
如果按照上述外媒所說,乾脆點全部共存,不加以限制。
那會發生什麼?
英國又解除口罩令
日增10萬,亂象不斷
看不起新加坡中庸抗疫的做法。
那咱們就來看下完全共存的英國做法。
前天,英首相詹森宣布下周26日起,抗疫B計劃終止,英國群眾上街可以不戴口罩、學生室內上課也不需要。
進出公共場所不需要出示疫苗證明,全部回公司辦公等等。

首相詹森堅信,英國再一次挺過了新冠疫情。
但是是用一種什麼局面挺過去的呢?
英國前天單日日增438個死亡病例,比印度還要多。
1月初奧密克戎徹底爆發的時候,單日最高新增21萬多起病例。
在這一段時間,當地醫療系統根本就沒辦法應付這麼狂猛的病例洪流。

據報,英國多家醫院因為人手不足,導致發生了一些嚴重事故。比如有心臟病的患者,等救護車等不來。
新冠占用的醫療資源已經讓那些非新冠患者無處可求醫。
不只是醫院,其他行業也受困。
比如學校,因人手短缺,很多都關門或者選擇網上授課。
當地火車站,因人手不夠,大幅縮短運營時間。
各行業慘遭被迫停工,有專家分析,這是英國再次躺平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