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加坡政府推出了經濟戰略人力計劃。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大家在新加坡找工作有望變得更加簡單!
據世界勞工組織消息,今年,受多重因素的影響,全球勞動力市場相對低迷,失業現象加劇。在這一大背景下,新加坡政府為了安撫民眾情緒,改善新加坡就業情況,由新加坡貿工部和人力部聯合推出經濟戰略人力計劃:為新加坡戰略經濟做出重點貢獻,並計劃聘請或培訓本地人的企業可以聘請更多的外籍人員,約1000家企業預計可達標。

01 符合條件的企業可參加經濟戰略人力計劃
企業必須符合兩個條件,包括支持新加坡樞紐戰略的投資、進行創新和研發或國際化項目,以及聘請或培訓本地人才。
支持新加坡樞紐戰略的投資、進行創新和研發或國際化項目
符合條件的企業須參與和新加坡經濟發展重點相關的項目,例如支持新加坡成為樞紐的戰略投資、進行創新和研發或是國際化項目。有關項目包括經濟發展局的發展擴展獎勵(Development and Expansion Incentive)、新加坡企業發展局的企業騰飛計劃(Scale-up SG)等14個項目;在新加坡進行重大活動,如聘請超過500名本地員工的製造商,或過去36個月投資至少1000萬美元、本地註冊的高增長初創企業。
符合條件的企業能在接下來兩年最多聘請比現有的客工比率頂限(Dependency Ratio Ceiling)和S准證外籍員工比率頂限(S Pass Sub-Dependency Ratio Ceiling)多5%的S准證和工作準證持有人,最多可增加50人。
新加坡人力部之前宣布將從2024年起,把建築和加工業的客工比率頂限從目前的87.5%調低至83.33%,製造業的比率頂限維持在60%、服務業是35%。S准證外籍員工方面,服務業比率頂限是10%,建築業、海事業與加工業則為15%。

相關企業須致力聘請和培訓本地員工
申請的企業也須致力於聘請和培訓新加坡人,包括須增加月薪超過1400新幣的本地員工人數,或是讓本地員工接受官方認證的培訓,員工的工作之後也須得到提升,例如升職加薪或擴大工作範圍。
滿足這些條件的企業,每承諾聘請或培訓一名本地員工,將能聘請多一名S准證或工作準證員工。
提供卓越培訓的業界領袖,如果能為所屬領域顯著提升水平,例如為領域填補關鍵的技術或人力缺口,並有完善的職場培訓框架來支持企業增長策略,可直接獲得5%的額外S准證和工作準證配額,最多50人。
新加坡貿工部和人力部指出,經濟戰略人力計劃針對符合本地經濟戰略的先驅企業,由於條件嚴格,預計僅約1000家企業達標,占本地所有註冊公司不到1%。另外,並非所有達標的企業都需要額外工作準證或是S准證配額,他們也可聘請本地員工。

02 經濟戰略人力計劃問與答
1.新加坡推出經濟戰略人力計劃的目的是什麼?
為符合新加坡經濟戰略重點的企業提供靈活性,尤其讓他們進行大規模項目和投資的時候,不會因為人手不足而失去機會。

2.能否同時聘請一個新加坡人然後進行培訓,以換取兩個配額?
不行,兩個條件不能同時進行,在這種情況下申請的企業只會有一個配額。

3.公司可否隨時根據情況申請增加配額?
公司在申請的時候必須提交詳細計劃,例如接下來會進行哪一些項目、會聘請多少本地員工,以及需要多少額外的外籍員工。當局鼓勵他們提交申請時就要考慮如何提高生產力和降低人手,如果計劃太不切實際,當局會拒絕。如果企業有需要,例如擴大或延長項目而需要更多勞動力,也可以提出要求。

4.經濟戰略人力計劃如何幫助新加坡本地員工?
申請計劃的公司都要承諾聘請或培訓更多本地員工,長期來說會確保企業聘請更多新加坡人,也會讓更多本地員工接受培訓。

5.經濟戰略人力計劃是否意味著能從更多國家聘請外籍人員?
這個計劃只是提供配額的靈活性,但其他申請條件包括外籍人員的來源等,還得根據現有的條例。

6.經濟戰略人力計劃會持續三年,三年後是否就取消?
新加坡當局在三年後會檢討,看是否有必要繼續,也會根據情況檢討是否調整一些條件或配額。目前規定最多只能增加5%的配額是謹慎的做法,當局會按照情況調整標準,確保政策與時並進。

7.如何確保企業遵守聘請和培訓本地人的承諾?
符合條件的企業已經和相關政府機構密切合作,通過參與特定項目定期交流。他們在兩年後更新計劃時要提交說明履行承諾的情況,如果沒有遵守這些條件,將無法延長計劃。
由於這些企業也參與政府機構的其他項目,如果無法遵守經濟戰略人力計劃的條件,可能也會影響他們參與其他政府主導的項目。

03 新加坡政府推出國際化企業領袖培育計劃
此外,新加坡政府也推出國際化企業領袖培育計劃,未來三年將協助多達20家本地公司吸引和留住人才、培養具備國際經驗未來商界領袖。
人力部長兼貿工部第二部長陳詩龍表示,新加坡企業發展局將協助這些高潛能公司加強人力資本能力,成為更具吸引力的僱主。這項計劃是政府在今年財政預算案所宣布的措施之一。目的是協助企業通過業內和海外實習,導師和同輩的支援,來吸引和培養新生代領導人。
參與計劃的首兩批公司包括:家具零售品牌Castlery、投資公司聯邦資本(Commonwealth Capital),以及動力鋰電池企業新中能源(Durapower)等。
加入計劃的公司將獲得全面的培訓和諮詢支持,以加強培養人才。新加坡企發局預計,到了明年下半年,將會有更多公司陸續加入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