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吸引家族理財辦公室的八個原因

2021年12月06日   •   4275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亞洲城市國家一直在採取措施吸引家族理財辦公室。在其它司法管轄區經歷不確定時期之際,新加坡處於有利地位,可以在這一領域樹立自己的聲譽。

新加坡作為家族理財辦公室的中心有著巨大的潛力。幾周前,財富管理協會(Wealth Management Institute)推出了全球亞洲家族理財辦公室圈(「GFO Cricle」),旨在支持新加坡該行業的發展。另外,尼克·奧本海默(Nicky Oppenheimer)和他的兒子喬納森(Jonathan,鑽石生產商王朝的一部分)的家族理財辦公室在新加坡設立了一個前哨站。據報道,新加坡監管機構正在調整可變資本公司(VCC)制度,以吸引單一家族理財辦公室。考慮到東南亞有多少企業為家族所有,該地區是家族理財辦公室的沃土。

全球丹頓律師事務所的Edmund Leow和Edward Marshall考察了新加坡家族理財辦公室市場、前景和挑戰。新加坡的家族理財辦公室部門在過去幾年中備受關注。著名的跨國家族理財辦公室正越來越多地將這個島國視為獲取亞洲投資的門戶,並正迅速從一個區域中心發展為一個強大的全球目的地。如今,新加坡正在吸引更多的家族理財辦公室人才,並利用公私合作關係使其成為理想的家族理財辦公室場所。

小編著眼於新加坡家庭辦公室數量增長整理出幾個背後的主要原因。

NO.1 有利於商業的稅收制度

在過去20年中,避稅天堂受到了許多批評和改革壓力,最初是由美國和歐洲的監管機構推動的。作為回應,新加坡努力避免「避稅天堂」的稱呼,同時創造了一個吸引企業遷往新加坡並在該國經營的稅收體系。

新加坡通常在其稅收、公司和監管體系中推廣實質性內容。主要原因是新加坡是一個主要的商業中心。新加坡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企業和投資者。當外國實體在新加坡設立辦事處時,政府當局鼓勵它們使這些實體和商業活動具有實質性。

例如,新加坡有稅收激勵來吸引投資,但這些稅收激勵要求投資者僱傭當地員工、建立工廠或利用實際辦公空間。此外,由於新加坡避免了避稅天堂的名聲,它還能夠簽署許多雙重稅收協定。

NO.2 良好的基礎設施

新加坡一直努力成為吸引外國投資的地方。事實上,在20世紀60年代剛獨立時,新加坡是最早制定吸引外資政策的國家之一。這一點值得注意,因為當時大多數亞洲國家都不是外國直接投資的大支持者。人們擔心外國投資者會剝削當地的經濟和人民。

新加坡持不同看法。政府制定了激勵措施來支持這些直接投資,目的是創造就業機會,發展其技術部門,並使該國成為全球商業中心。這一策略取得了成效。2020年,新加坡的進出口總額為6961億新元(5156億美元),其五大貿易夥伴是美國、日本、中國大陸、澳大利亞和香港。

這種態度也給韓國的家族辦公室行業帶來了好處。隨著富裕家族和投資者遷往新加坡,他們的部分或全部家族理財室也隨之遷往新加坡。單家族理財室是最早進入市場的,其中一些充當了主辦公室的衛星,但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和企業所有者將他們的整個家族理財室業務都搬到了這裡。如今,隨著這個行業變得越來越複雜,越來越多的家庭需要額外的服務,多戶理財室的數量也在增加。

NO.3 高水平的安全和強大的教育系統

對於家庭來說,新加坡是一個安全舒適的地方。這個國家的犯罪率非常低,這使它成為一個有吸引力的居住地;一個國家,在那裡人們可以享受大城市的同時,避免了通常與人口密集的大都市地區相關的高犯罪率。

此外,新加坡的教育制度往往是被譽為世界上最好的之一,和國家擁有97%的識字率,受過高等教育的勞動力在金融、會計和法律服務業家族理財室的一個關鍵因素,選擇在新加坡開店。

NO.4 政治穩定和強有力的法治

法治是新加坡的前沿和中心。中國致力於確保其法律適用於投資者和企業的透明度。知道決策是根據案件本身的是非曲直做出的,而不是通過錯綜複雜、晦澀難懂的途徑做出的,家族理財室和企業在新加坡生活和工作時就會感到舒適。該國是世界上腐敗程度最低的國家之一。

新加坡作為英國殖民地的140年歷史,其遺產之一就是採用英國普通法作為基本法律框架。這一制度一直沿用至今。新加坡人對自己的法律制度有很高的信任度。

NO.5 地理位置

除了商業實力和地位,新加坡還是一個文化中心,以全球和國際化的感覺平衡亞洲文化。英語是新加坡人的通用語,也是商業和法律語言。在商業、政府和家庭中,人們經常說英語。許多新加坡人實際上會講兩種語言,這是該國成功的雙語教育政策的結果。除了英語,新加坡人還接受中文、馬來語和泰米爾語的教育。這使得新加坡在吸引投資和人才方面具有優勢,這些投資和人才不僅來自西方,也來自中國和印度等日益占主導地位的亞洲國家,以及它的朋友和鄰國印度尼西亞。

新加坡也是一個主要的物流和交通樞紐。對於重視這種靈活性和准入的家族和企業來說,中國提供了一個難以超越的門戶,包括尋求進入亞洲市場的家族理財室。事實上,正是直接接觸私人股本投資機會和公開交易市場的渠道,促使許多家族在新加坡創建了附屬家族辦公室。據報道,到2020年底,新加坡家族理財室的數量比2019年翻了一番,達到400家左右。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消退和旅行限制的解除,這一趨勢可能會持續並增加。

NO.6 擁有豐富的人力資本,支持家族辦公室生態系統

新加坡已成為專業人士和金融服務人才嚮往的目的地。這創造了一個家族理財室可以輕易進入的生態系統。

在過去的20年里,全球法律、會計、資產管理和銀行公司在新加坡建立了巨大的影響力。更重要的是,政府繼續提供激勵措施來吸引和留住全球人才。在新加坡運營的家族理財室知道,他們可以輕鬆地找到具備合適技能的員工。

NO.7 支持家族理財室的政府激勵措施

新加坡是政府扮演重要角色的國家。例如,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扮演著兩個主要角色:中央銀行和金融監管機構。這種雙重責任意味著,監管銀行、保險公司和資產管理公司的同一家機構,同時也肩負著提升中國金融業的任務。

政府鼓勵世界各地的家族理財室在新加坡設立。如果事實、情況和結構一致,家族理財室有可能就家族理財室產生的投資收入申請免稅。

NO.8 加密貨幣和區塊鏈

加密和區塊鏈一直是新加坡金融服務創新努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領域的企業家越來越多地發現,新加坡是一個有吸引力的生活和經營場所。

這一趨勢源於多個領域,其中之一是吸引外國投資的有利商業的稅收和監管體系的效率。另一個原因是新加坡監管區塊鏈行業的審慎做法:即足以確保新加坡保持其強大的金融服務聲譽,但也足夠靈活,以支持這一令人振奮的新技術的發展。這一平衡行動幫助新加坡成為加密和區塊鏈領域的重要樞紐。

過去50多年來,新加坡一直對世界商業開放。這創造了一個企業和家族理財室都能蓬勃發展的環境。如果您有任何關於新加坡家族辦公室的疑問可隨時通過下方聯繫方式與我們專員溝通。

*部分段落或圖片轉自網絡

新加坡16歲「嫖娼」不違法?!揭秘本地色情行業真實收入
2025年05月01日   •   7萬次閱讀
新加坡12家銀行定存利率匯總!存這裡最划算!中國用戶能開這些銀行帳戶
2025年05月03日   •   5萬次閱讀
牛車水食肆紛爭升級!女店長與店員當街互毆,雙雙送醫一人被調查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GE2025】 「我們拿雞翅,但送你整隻雞!」 行動黨候選人言論引關注
2025年05月01日   •   5萬次閱讀
凌晨玩「寶可夢」捉精靈 老婦遇匪5手機被搶
2025年04月28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38歲女子在惹蘭勿剎一帶,遭兩名陌生男子襲擊綁起後搶劫
2025年04月29日   •   3萬次閱讀
捲土重來! 「蹭飯女團」討錢 專挑阿叔下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新加坡知名馬拉松賽事驚現悲劇,一名45歲男子比賽中暈倒,搶救無效身亡
2025年04月28日   •   3萬次閱讀
好兇!女司機搶泊車位 搶贏了還囂張這麼做
2025年05月02日   •   3萬次閱讀
三周後的生命重逢!里峇峇利路火災獲救孩童家長淚謝救命客工
2025年04月30日   •   3萬次閱讀
【GE2025】工人黨群眾大會人山人海 行動黨阿裕尼候選人:我們不怕
2025年04月28日   •   3萬次閱讀
反對黨:婚外情!洗錢!貪污!買不起房!新加坡要淪為乞丐國度!
2025年05月02日   •   2萬次閱讀
因澡堂偷拍醜聞!新加坡前外交官抗疫獎章被正式褫奪
2025年04月30日   •   2萬次閱讀
月台喝水險挨罰 留學生:一口差點喝掉500新幣!
2025年04月30日   •   2萬次閱讀
14 歲少年犯罪 「狂飆」!持槍搶劫、下藥盜竊、無證逆行,終入青年改造所
2025年04月30日   •   2萬次閱讀
東方比利返新投票 甩肉21公斤展新貌
2025年04月28日   •   2萬次閱讀
鄰居難忍異味報警 七旬輪椅叔被發現暴斃家中成腐屍
2025年05月02日   •   2萬次閱讀
老字號包子有蟑螂 食客投訴噁心
2025年05月02日   •   2萬次閱讀
疑上下扶梯碰撞 男子送餐員互毆
2025年04月28日   •   2萬次閱讀
【GE2025】滕沛源因美貌受不當關注 工人黨吁尊重女性
2025年05月02日   •   2萬次閱讀
【GE2025】李顯龍:外國人煽動種族宗教情緒 觸犯新加坡兩大禁忌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中央快速公路驚現慘烈車禍!德士電單車相撞,71 歲騎士當場身亡,司機被捕
2025年04月30日   •   2萬次閱讀
工人黨戰略「失准」? 辛苦耕耘的必爭之地直接拱手讓人
2025年04月28日   •   2萬次閱讀
【GE2025】人民行動黨黨員派競選傳單 遭中年男子吐口水
2025年05月02日   •   2萬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