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個社理會和人民協會是在本周一推出社理會鄰里購物券計劃,以數碼形式發放購物券給全國130萬戶本地公民家庭,每戶100元。市長委員會主席、西南區市長劉燕玲早前在面簿上貼文說,截至星期三,超過55萬戶家庭已領取購物券,花費金額超過66萬元。受訪商家和攤販也表示,過去幾天都有顧客使用購物券消費。
社區發展理事會鄰里購物券計劃推出首三天,超過四成的本地公民家庭領取了購物券,受訪商家也反映過去幾天已有不少顧客開始使用購物券消費。
五個社理會和人民協會是在本周一(12月13日)推出社理會鄰里購物券計劃(CDC Vouchers Scheme),以數碼形式發放購物券給全國130萬戶本地公民家庭,每戶100元。公眾可以憑券到鄰里商店、巴剎和小販中心消費。
市長委員會主席、西南區市長劉燕玲早前在面簿上貼文說,截至星期三,超過55萬戶家庭已領取購物券,花費金額超過66萬元。
鄭瑞花(68歲,退休)不久前收到社理會寄來的信後,就按照指示領取購物券,然後花了16元在區內的水果店購買水果。
她昨天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為了熟悉領取購物券的程序,這次刻意不請兒子幫忙,而是自己動手。這樣她在基層當義工時就能幫助其他年長者,以及親戚領取購物券。
裕廊西一家咖啡店的燉湯攤位助手高秀谷(47歲)受訪時說,過去幾天每天收到約100多元的購物券,占總營業額一成左右,付費程序挺簡單。
她也提到,由於咖啡店對面是樂齡公寓,有些年長顧客覺得領了購物券後要趕緊花掉比較實在,如果攤位不接受購物券可能就會流失一些顧客。
經營眼鏡店的忠邦城商販聯誼會會長許財源(59歲)注意到,過去幾天每天都有顧客使用購物券,平均一天100元。
他說,有一名父親帶小孩來檢查近視有沒有加深,後來用了購物券為兒子配新眼鏡。若沒有這筆額外現金,對方應該會多等一陣子才替兒子配眼鏡。
近1萬商家加入計劃 還有不少陸續申請加入
當局是在今年10月宣布這項總值1億3000萬元的計劃,並在過去兩個月派大使聯絡商家和攤販,指導他們參與計劃。至周一為止,參與的商家有近1萬名,還有不少商家陸續加入。
許財源透露:「一些會員之前因為嫌麻煩不是很願意參與計劃,但是這幾天看見不少公眾使用購物券,他們突然緊張起來,怕錯過賺錢的機會,就請我幫忙聯絡大使上門協助他們。」
高振潘(37歲)在五個巴剎開設魚攤,他兩周前為其中兩個規模較大、設在紅山巴剎和中峇魯巴剎的檔口申請加入計劃,目前正在等候當局發出商戶代碼。他認為,這項計劃讓攤販受益,能吸引新顧客光顧,或熟客手上有購物券會願意多買一些,從而帶來額外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