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報告指出,新加坡百萬富翁的占比,到了2030年將會是亞太區域之首。(海峽時報)
作者 許耀泉
最近,媒體出現了不少關於一些富人在新加坡大手筆購置房地產,設立家族辦公室的報道,讓人覺得新加坡的有錢人似乎越來越多了。
滙豐銀行的最新報告更是預測:
再過八年(2030年),新加坡百萬富翁的占比,就會位居亞太區域所有經濟體之冠,超越中國和美國。 (溫馨提醒,是百分比,並非實際人數……)
這意味著,你身邊現在可能就有一兩名「深藏不露」的百萬富翁,說不定你自己也是一位。
自住房產也算是個人財富的一部分
《海峽時報》引述滙豐銀行最新報告」The rise of Asian wealth」(暫譯為《亞洲財富的增長》)的數據指出,在2021年,擁有至少一百萬美元(約合138萬新元)財富的新加坡人,占了新加坡成人的7.5%,而這個百分比在三年後將增加到9.8%,然後在2030年躍升到13.4%。
報告的調查對象包括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並從下列幾方面計算個人財富:
銀行現金存款;
股票和債券等證券投資;
所擁有的房地產(扣除尚未付清的貸款餘額),包括自住的房地產。

好些政府組屋近日以超過百萬元的價格轉手。(海峽時報)
自住房產也是個人財產的一部分,因此,如果買下百萬元政府組屋,或擁有較靠近市區的公寓,就算還不是滙豐報告定義的百萬富翁,或許也差不遠了。
即使不提百萬富翁,滙豐也預測,新加坡擁有至少25萬美元財富的成人到了2030年也會達到67%,也就是三分之二,僅次於澳大利亞的70.8%。
財富重心將繼續轉向亞洲
滙豐的報告也預測,到了2030年,百萬富翁比例最高的亞太地區將包括新加坡(13.4%)、澳大利亞(12.5%)、香港(11.1%)、美國(9%)、日本(7.2%)和中國(4%)。
這個比例到了2035年還會持續增加。到時,新加坡預計會達到17%,排名第二和第三的仍是澳大利亞(15.1%)和香港(14.6%)。
當然,如果從實際數字來看,擁有最多百萬富翁的國家仍是中國。
滙豐預測,中國的百萬富翁人數會從2021年的1710萬人增加到2030年的5040萬人。相比之下,新加坡百萬富翁人數同期將從40萬人增加到70萬人。
滙豐首席亞洲經濟師Frederic Neumann在報告中指出,亞洲的財富總額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後開始超越美國,並在去年達到略低於140兆美元的水平。
美國去年的財富總額則是120兆美元,明顯少了一截。

經濟師指出,即使不包括日本,亞洲的財富總額仍可能在三年後超越美國。(法新社)
Neumann也說,根據亞洲目前人均收入增長的趨勢來看,亞洲的財富總額(不包括日本)也可能在2025年超越美國。
平心而論,上述報告僅是針對本區域財富的一項研究,沒有涉及其他因素。大家實際上是否真的「富裕」,見仁見智。
一名看得透徹的網民就說:
「一個人可以坐擁百萬資產和存款,但生活成本也上升了不少。財富是相對的:一些人們眼中的第三世界「村民」可能過著富足、無憂無慮的生活,而所謂的「百萬富翁」卻因為償還貸款和與他人攀比而做牛做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