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你一兩小時的時間,你會用來做什麼?
讀書?畫畫?滑手機?玩電游?發獃?做慈善?
給你一兩小時的時間做慈善,你會怎麼做?
吃頓慈善晚宴?出席個慈善演出?到海邊撿垃圾?
有這麼200個人,配合新加坡開埠200周年,用200個小時的時間,跑2000公里,為慈善籌款。

配合新加坡開埠200年,這項名為「前進接力賽」(Relay Majulah)的義跑活動是新加坡史上規模最大、路程最長的義跑活動。科普一下:「Majulah」是馬來文「前進」之意。馬來文是新加坡國語,新加坡國歌是《Majulah Singapura》,新加坡國徽上有「Majulah」字樣。本次慈善義跑取名「Majulah」,就是希望鼓勵大家把運動融入人生,力求上進。

11月2日,前進接力賽正式開跑之前舉辦了一個簡短的開跑儀式。國會議長(中國叫「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陳川仁在「BCF Paddlers in the Pink 」的列隊歡迎中來到起跑點為大家加油打氣,同時宣布了Relay Majulah在正式開跑之前已經籌得100萬新幣善款,提前達成目標。

* 跑者們開跑前大合影

* 身著粉紅隊服的BCF Paddlers in the Pink全部都是新加坡乳腺癌抗癌勇士。
第一棒跑者有籌委會聯合主席王子文、吳仁健、Oh Siew Mei,他們將共同完成第一個20公里的路程。吳任健患有唐氏綜合徵,有扁足問題、視力也欠佳,但仍不屈不饒,勇往直前,為慈善事業不落人後。他在陳川仁、籌委會聯合主席 Bennett Neo以及很多跑者的共同陪同下挑戰2000公里的第一個1公里。在炎熱的天氣中,開朗樂觀的腦癱患者Oh Siew May 從他手中接過接力棒,在大家的陪同下完成接下來的4公里。 第一棒的最後15公里由王子文在1小時內獨自完成。

* 第一棒跑者:吳仁健、Oh Siew Mei、王子文

* 前排左起:國會議長陳川仁、吳仁健、Benneth Neo

* 吳仁健將接力棒交給Oh Siew May
參加本次義跑年齡最大的是87歲的Uncle Kor高鴻發高大爺。他70歲那年因為心臟病住院八天,深受打擊。出院之後,決定用運動改變人生,追求健康生活,於是開始跑步。17年來,他已經跑了20多場全馬,包括上馬、北馬、波馬,而且還在2013年獲得了包括黃金海岸機場馬拉松賽80-84歲組在內的好幾項冠軍。

本次義跑年齡最小的是11歲的Ethan Chan。與他同組的是他的父親Chan Hse Ming和大學教師Lim Ching San。三人剛好形成老、中、少三代同跑的巧妙組合。

Ethan的好友Matthew在三個月大的時候就有聽覺障礙,使用聽覺輔助設備之後,滿周歲時才第一次聽到聲。Ethan希望義跑能讓公眾認識到聽障兒童的特殊需求,同時也為聽障兒童籌款。在父子倆的這個10公里跑段中,Matthew最後的一公里加入陪跑,一起出力。

有意思的是,這個慈善項目並非官方主辦,而是由民間發起的。
發起人之一是新加坡著名建築設計事務集團——王及王建築設計公司(Ong & Ong Pte Ltd)——執行主席王子文。王子文出身建築世家,其父王鼎昌、母林秀梅都是澳洲阿德萊德大學建築繪測學校友,兩人學成之後在成立繪測公司。王鼎昌1972年從政,1993年當選總統,是最受新加坡人愛戴的總統之一。

* 王子文(藍衣)陪跑Edwin Siew 與Alson Wang
王子文從2012年開始每天跑步,原本每天跑1公里,後來增至10公里。跑了兩年,厭倦了在跑步機上跑,去年到撒哈拉沙漠跑,2016年作為第一個新加坡人成功挑戰了「777」 世界馬拉松挑戰賽(七天內到七大洲跑了七場馬拉松),從攝氏零下15度跑到攝氏25度,全程長295公里,為慈善籌款。

在一次電台採訪中,主持人問王子文為什麼要發起 「前進接力賽」?王子文說,200名跑者來自各種背景、各種行業、各個種族和文化,這就展現了包容性;而且,絕大部分跑者都不是專業運動員,大家能力不同,跑速不同,但不分你我,一起回饋社會,為改進人們的生活而獻力。
前進接力賽的另一位發起人是Benneth Neo(右)。Bennett是新加坡人,10多年來在越南胡志明市工作,是著名啤酒品牌「西貢啤酒」的總裁。他多年來投身新加坡本地慈善活動,曾出力於全國腎臟基金會(NKF)等慈善團體。他是體育達人,曾擔任過新加坡國家隊和其他獨木舟隊的教練。


* 前進接力賽組委會合影
本次義跑的一個特點是接力。雖然說200人200小時跑2000公里,看起來像是每人每小時跑10公里,但是,跑速人人不一樣,尤其跑者當中還有特需人群。於是,就需要飛毛腿們儘可能快跑,把時間儘可能省出來支援其他跑者。
本次義跑當然也有新移民的身影。風和集團合伙人Lionel說:「非常幸運在最後一刻成為今年Relay Majulah的一員,奔跑的賽段是11月3號中午12點從Sports Hub到Marina Barrage,組委會要求在在一天中最炎熱的時候50分鐘左右跑完10公里,無疑是充滿挑戰。」

* Lionel, Collin 與來陪跑的Ansgar 共同沖向終點
在跑友Collin的密切配合下,Lionel終於不辱使命50分鐘完成10公里賽程,將接力棒與挑戰精神往下傳遞。為了給接下來的跑友節省更多的時間,Lionel拚命奔跑,在結束後膝蓋舊傷復發,正積極配合醫生治療。
另一位新移民是來自香港的牙醫Ansgar Cheng,他也是NUS牙醫學院的兼任副教授。Ansgar是跑界高手,曾代表新加坡贏得2016年亞洲田徑宿將賽5000米50-54歲組別冠軍,同年還獲得世界田徑宿將賽第11名。他也是新加坡800米、5000米和馬拉松宿將組記錄保持人。Ansgar說,雖然本次義跑我只負責1%的跑量,但是,我知道其他跑者需要我(的速度),而我也需要他們來完成99%——這就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團隊精神。「

Jackie Chionh(左)六歲時遭遇車禍,之後落下右手和雙腿殘疾。儘管如此,他仍然參加各種馬拉松,包括垂直馬拉松。他說,「祖母在世時每次見到我領了馬拉松獎牌回家都很高興。現在祖母不在了,我還要繼續為她跑,要把她不屈不饒的精神傳遞給更多人。「 與Jackie同組的是陳來榮醫生(右),他1996年自願放棄了在新加坡的高薪,舉家前往雲南培訓鄉村醫生,指導當地醫生如何診斷治療和預防各種疾病。而這義務醫生一做就是15年。

現年53歲的王鵬翰(Ezzy Wang)由於患癌,1999年被迫截除右腿。翌年,他開始進行手動自行車運動。本次接力賽,他以1小時20分鐘完成了20公里。


刀鋒戰士薩立夫Shariff Abdullah(前排中)出生就沒有左腳。2008年的一次感染,他被迫截去左腿的一部分,對他打擊很大,幾近崩潰,甚至想到自殺。幸好受到南非刀鋒戰士Oscar Pistorius啟發,薩立夫開始跑步,於2009年參加首場比賽,賽程2.5公里。同年底,他就成功挑戰新加坡渣馬,完成了人生首馬。他說:「我生來殘疾,15歲就輟學,出來工作貼補家用,17歲到高爾夫球場給人當球童。我的人生步步荊棘,但我沒有放棄追夢。」

老薩跑Relay Majulah的當天碰巧是他生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