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新加坡學習生活已近十個月之久,畢業在即,同學們都已在南大寫下了各自的故事,其內容囊括了衣食住行以及生活感悟的分享等,不僅為我們這一年留下了永恆的印記,更為「後來者」留下了寶貴的經驗。新加坡的地表之物幾乎已被同學們說盡,今天我想說說這天空之物----雲。

(照片拍攝於2019年11月26日) 古今中外,不乏文人墨客通過詩詞歌賦對雲進行描寫,有的寄以友愛之情,有的寄以思鄉之情,有的寄以家國之情,於我來說是種說不清的情,姑且就當做是為賦新詞強說愁吧。新加坡的雲有些不同,它不同於中國甘肅的壯闊、滄桑、平靜。

(照片拍攝於2015年7月) 初到甘肅,是2015年參加了「兩岸四地青年牽手絲綢之路行」活動,甘肅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源地,是漫長的絲綢之路歷史序列最為完整、遺存比較豐富的路段,歷史文化資源非常豐厚。當飛機在雲端盤旋,即將著陸蘭州大地之時,映入眼帘的不是高樓大廈,而是一片黃土高坡,內心不由感嘆課本里描繪的畫面竟出現在眼前,而我的雙腳即將踏上這片黃色大地。沿著古絲綢之路,我不僅領略到了大漠孤煙,還有那壯觀的丹霞,雄偉的石林,千溝萬壑的梯田,留存千年的石窟,飽含滄桑的玉門關,一望無際的戈壁灘以及魅力獨特的風土人情。有人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但那時我卻深感書到用時方恨少,沒有充分的歷史知識儲備,就算走遍整個中國也只不過是到各地打卡。同行的百餘名海內外學生都懷著不同的心情,收穫不同的體會,這裡必將成為大家終生難忘的地方。在返程的飛機上,我望向遠處的雲,仿佛是它幾千年來一直守護著這片大地,和這片大地一起歷經滄桑,一起接受洗禮,一起享受此時的平靜。那一刻我在想,我還會再來甘肅。

(照片拍攝於2015年7月) 新加坡的雲也不像我的家鄉江蘇的那種「炊煙裊裊升起,隔江千萬里」的婉約細膩。它給我的感覺是時尚多變的,就像這個國家的年齡一樣年輕,有著無限可能。它可以是一幅詩意中國畫,高山流水,夕陽斜照,漁人泛舟;它可以是一 片激烈的戰場,金戈鐵馬,兩軍廝殺,煙塵四起;它可以是一幕宮崎駿的動漫場景,樸實純凈,夢幻溫馨,遠離喧囂;它還可以是一座天空之城,高樓林立,車馬流水,一片繁榮......我常玩笑說,這一定是因為新加坡國土太小,所以這些都是上天所賜,算是彌補這個繁榮國度的缺憾。我們看宮崎駿的動漫,畫面的大部分空間被天空撐起,幾乎沒有高屋建瓴,零星的小型住宅群只是天空的點綴。生活在新加坡就如同置身宮崎駿筆下的烏托邦世界,令未來之人神往,既來之人忘返。假如我國古代文人墨客曾到過南洋,那一定會有更多佳作流傳於世,就在我有此感慨之時,我班詩人王健同學已有感而發吟詩一首: 忙中歲月忙中遣,我本愚來性不移。 來如春夢幾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孤賞一江秋。 獨弈尚有勝負心,閒敲棋子落天元?
寥寥幾句就將在南洋的生活與心境勾勒得如此真實細緻,讓一眾好友產生共鳴,拍案叫好。

(照片拍攝於2019年11月24日) 作為一個有些多愁善感的人總能觸景生情,看到新加坡的雲我時常會想起和童年夥伴玩耍的場景,那時我們放學歸來早,趁著東風放紙鳶,累了就躺在草地上看天邊的雲,我說這個像城堡,你說那個像宮殿,他說玉皇大帝一定住在裡面......我們在歡笑聲中分享各自的趣事,暢談各自的夢想。不知從何時起我們很少再仰望天空,工作任務越來越重,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煩心瑣事越來越多,現在最多的也就是動動手指看看螢幕上的「雲」。

(照片拍攝於2019年6月2日) 八千里路雲和月,大洋彼岸是故鄉。一年的「慢」生活僅剩一個月,漫長的南洋之旅現已顯得彌足珍貴。相信我們每個人都不忘初心,有所收穫,有所感悟,若多年後憶起這一年的人與事就抬頭看看天上的雲吧!

(照片拍攝於2019年6月28日) 以下是部分我所見所拍的個人覺得比較有意思的雲,有興趣的同學可以來一組「雲」字飛花令。


(照片拍攝於2019 年4月30日)

(照片拍攝於2019年6月2日)


(照片拍攝於2019年10月4日)

(照片拍攝於2019年10月8日)

(照片拍攝於2019年10月11日)

(照片拍攝於2019年10月16日)

(照片拍攝於2019年11月9日)

(照片拍攝於2019年11月2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