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25日訊)根據中醫理論,五臟與耳的關係十分密切,五臟功能失調都會引發耳鳴。不同臟腑失調引起的耳鳴,臨床症狀有何不同?且聽中醫師解說。
養生保健中醫診所林麗明醫師接受《活得好》訪問時說,不同臟腑失調引起的耳鳴表現如下:
心血不足引起:
臨床表現為持續性耳鳴響、心煩、失眠、兩耳蟬鳴,時輕時重、勞累後及情緒波動時加重等。
肺虛導致風熱侵襲:
臨床表現多有外感等先趨表現,起病較速,耳鳴如汽笛聲、自感耳中憋氣作脹、頭痛、惡風、發熱、汗出、口乾等。
肝陽上亢引起:
臨床表現為耳鳴如聽潮水聲,或如風雷聲,郁怒之後加重,兼有耳脹耳痛感、頭痛、眩暈、睡眠不安、煩躁不寧等。
脾胃虛弱引起:
臨床表現為耳鳴如退潮聲,時輕時重,勞累後加重,或在蹲下站起時較甚,耳內有突然空虛或發涼的感覺,伴有倦怠乏力、腹部脹滿、胃口差、食後腹脹、大便時溏,面色萎黃等。
腎精虧損引起:
臨床表現為耳鳴如風雨,如蟬鳴,如潮聲,夜間尤甚,兼見頭暈目眩、腰膝酸軟、睡眠差、虛煩多夢、神疲乏力、尿頻等。
貼士:耳鳴影響睡眠時,可用手摩擦腳底的湧泉穴,直至發熱,可幫助更快入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