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8日,新加坡 —— 一項突破性的抗衰老研究在新加坡杜克大學取得顯著進展。科學家們開發了一種名為「Anti-IL-11」的藥物,通過抑制與加速衰老相關的炎症因子IL-11,成功延長了小鼠的壽命,並顯著改善了其健康狀況。

在小鼠實驗中,Anti-IL-11不僅顯著延長了小鼠的壽命,還降低了癌症風險,改善了視力和肌肉功能。這一發現為未來的抗衰老治療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7月11日,聯合國發布的《2024年世界人口展望:結果摘要》顯示,全球人均預期壽命已達到73.3歲,預計到本世紀70年代末,全球65歲及以上人口將超過18歲以下人口數量。在這一背景下,抗衰老藥物的研究顯得尤為重要。
科學家們在探索生命奧秘的過程中,發現了調控壽命的關鍵信號機制,如ERK、STK11、AMPK、mTORC1及IGF1-胰島素模塊等。這些機制在衰老過程中往往受到干擾,導致線粒體功能衰退、炎症反應加劇及細胞老化等衰老標誌的出現。
研究團隊特別關注了IL-11這一炎症因子。研究發現,IL-11在小鼠體內隨年齡增長而上調,並通過調控ERK-AMPK-mTORC1信號通路,對細胞、組織乃至整個機體的衰老過程產生深遠影響。這一發現不僅在動物模型中得到了驗證,也在老年人群體中觀察到了相似的IL-11表達上調現象。
為驗證IL-11在衰老過程中的作用,研究團隊在小鼠中實施了Anti-IL-11抗體治療。結果顯示,在相當於人類55歲高齡的老年小鼠中,經過25周的治療,這些小鼠的新陳代謝、肌肉功能均得到顯著改善,衰老生物標誌物減少,身體虛弱狀況得到緩解。更為顯著的是,雄性小鼠壽命延長了22.4%,雌性延長了25%,平均延長了24.9%。
儘管目前的研究主要基於小鼠模型,科學家們也謹慎指出,其在人類中的效果尚需通過更多深入的臨床研究來驗證。然而,一項針對肺部疾病的Anti-IL-11早期臨床試驗正在進行中,這有望為揭示IL-11抑制在老年人衰老病理中的作用提供寶貴的數據支持,推動抗衰老治療領域的進一步發展。
這項研究不僅為抗衰老治療領域帶來了新的希望,也為未來的健康老齡化提供了科學依據。隨著進一步的研究和臨床試驗的推進,Anti-IL-11藥物有望成為人類抗衰老治療的重要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