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屋政策一直是新加坡社會關注的焦點,它不僅影響著每一個家庭的生活,也反映出了社會經濟的脈動。而近年來,單身人口比例逐年上升而他們對於住房的需求和期待能否實現已成為衡量政策是否包容與公正的重要標尺。

為鼓勵結婚和生育,新加坡的組屋政策歷來以家庭為單位,婚姻狀況也因此成為決定人們是否有資格申請組屋 (Housing and Development Board flats, HDB flats) 的重要標準,於是預購組屋 (Build-to-Order, BTO) 被用作求婚的方式也成了新加坡單身人士常用來互相調侃的笑話。趣事歸趣事,實際上,隨著社會的變遷和觀念的變化,單身人士的住房權益政策已在今年來逐步放寬。無論是住房補助金的使用還是對轉售單位面積的限制調整,現行政策相較於過去是對單身公民更為友好的。
新政即將到來
住房政策的包容性演變
在過去,符合條件的35歲及以上首次購房的單身人士只能申購非成熟組屋區域的二房式靈活組屋,而不能在成熟組屋區域購房,也不能購買黃金地段的組屋。
不過,李顯龍總理8月20日晚發表國慶群眾大會演說時宣布,政府將在2024年下半年起實施一項令人振奮的新組屋政策。這項政策的核心亮點是,單身人士公共住房選擇的範圍將擴大,他們可以申請任何地段的二房式預購組屋,這意味著單身人士將能夠根據自己的需求和喜好,自由選擇購買房屋的地點。

由新加坡國家發展部 (Ministry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MND) 和建屋發展局 (Housing Development Board, HDB) 共同推出的新政策將於2024年下半年正式生效。
2020年的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在過去十年間,各個年齡段的單身人數都在逐步攀升,因此這些新的政策將為越來越多的新加坡人帶來實際利益。特別是在現如今的晚婚趨勢下,可以預見35歲及以上的單身群體將繼續擴大。
值得一提的是,新政策的出台並非意味著政府放棄了對婚姻的鼓勵,而是表明了政府越來越關注和重視單身人士的生活需求。這也順應了社會發展的趨勢,體現了政府致力於構建一個包容性更強、每個人都能享有舒適居所的社會,無論他們選擇結婚還是保持單身。
理想與現實
新加坡面臨土地資源困境
一直以來,有些人認為針對單身人士購房的眾多限制是對他們的不公平對待,但我們必須區分理想住房和基本住房的概念;政府雖然有責任提供基本住房,但新加坡土地資源有限,為每個人提供理想住房並不現實。這尤其適用於大面積的預購組屋,在供應有限的情況下優先滿足家庭規模較大的需求更為緊要。

而現狀是,大面積的預購組屋面臨著超額認購的情況,特別是那些靠近地鐵站或市中心的項目申購率往往非常高,比如宏茂橋的預購組屋項目 Central Weave 的每一個五房式和三代同堂單位都有至少17組申請者。
然而,如果從居住密度的角度來考慮,兩個單身人士共享一個45平米的兩房單位與四口或五口之家居住在100平米的四房單位中的差別其實並不大。
對大多數人來說,兩房單位的居住面積完全滿足基本住房的條件。許多老年夫婦在子女各自成家後甚至會自願搬到更小的房子裡去,小房子實際上也更符合老人的需求。
新加坡土地資源的合理分配與使用一直是一項長期且複雜的挑戰。因此,在現有的政策環境下,單身人士在住房選擇上仍會受到一定的限制。但值得肯定的是,政策的調整讓更多單身人士看到了一個更包容的住房環境。
住房與婚育
二者之間有怎樣的聯繫?
新加坡不斷推出的組屋政策旨在為單身人士提供更大的自由,同時也是為了提高婚育率。近年來,新加坡面臨生育率低下和人口老齡化的雙重壓力,已經成為全球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家之一。面對這一挑戰,政府制定並實施了各種提高生育率的政策。
例如,提供給單身人士更多的住房選擇就是其中一項重要的政策。通過這種方式,政府並不是在抑制年輕人的結婚和生育願望,而是在嘗試以更包容的方式來支持他們的人生選擇。實際上,通過擴大單身人士的住房選擇,反而會刺激他們對於建立家庭和擁有下一代的積極期待,因為更好的住房條件可以讓他們對未來充滿信心,從而間接促進結婚和生育率的提升。

日本學者在探討住房條件與婚育率之間的關係時發現,相較於與父母同住的單身成年人,獨居的成年人往往會更早步入婚姻的殿堂。不過這只能部分解釋日本婚育率低的原因,因為婚育的選擇還與經濟狀況、教育水平、工作壓力等因素有關。
另外研究人員還發現,許多在父母家中居住的年輕人對自己目前的生活狀態感到比較滿意,因而並沒有強烈的動力去尋求改變。不過這並不等同於他們不希望結婚或生子,只是他們可能將其看作是一個可以更靈活安排的人生階段,而非一個必須立即實現的目標。
因此,儘管獨居可能會推動個體更早地步入婚姻,但生活中的不確定性讓人們面臨許多限制。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可能會選擇以一種更靈活、更順應自然的方式來應對人生的各種階段和轉變,而不是強迫自己跟隨傳統或社會期望的步調。
構建新未來
全面理解和關注單身人士
新加坡從未忽視單身人士的住房問題。首先,讓較為年長的單身人士享受經濟適用房源的權益體現了他們作為新加坡公民的基本權利。通過這樣的政策,我們可以確保更多的新加坡人能夠在國家的發展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進一步推動政治穩定、社會進步以及可持續的經濟增長。
其次,讓單身人士享受這一購房政策,也會使他們有更多的精力去關照社區里的其他成員。
當我們面臨人口老齡化和家庭規模縮小的挑戰時,特別是對那些需要擔負照顧年長父母責任的未婚女性來說,允許她們選擇在離父母較近的地方購買住房,不僅可以提高她們的生活自主性,也有助於促進家庭內部的互助與關愛,增強整個社區的凝聚力。

然而一部分年輕的單身人士對現行的住房規定仍有質疑,認為這些政策使得他們在新加坡的社會地位不如已婚夫婦。
儘管他們在有限的組屋供應中可能無法享有購買權,但政策制定者已注意到這個群體的需求,並計劃採取相應的措施來應對。例如,新加坡土地管理局最近決定將更多的國有建築轉為共享公寓,以此來提供更多的臨時居住選擇,從而進一步滿足這一群體的住房需求。
最後,政策對單身人士的關懷不應僅僅停留在住房領域上。現在,許多人都面臨如何平衡工作目標和照料家庭間的挑戰。這種壓力並不只是單身人士所獨自承擔的重負,而應該是每個社會成員共同面對、共同分擔的責任。

因此,無論婚姻狀態如何,我們都應該努力讓所有人都能更普遍地享受到家庭照顧假這一福利,以減輕他們的負擔,增強他們的生活滿意度。
當我們全面深入關注單身人士在住房和其他方面的需求時,我們不僅展現了社會公平和對每個個體的尊重,同時也是在積極應對潛在的人口挑戰,並尋找長期有效的解決方案。這種努力體現了我們旨在確保不同社會群體的需求都能得到充分的理解和滿足,從而構建一個更加包容且公正的社會。
文章來源:IPS,2023年8月26日,星期六
作者:Tan Poh Lin
圖片來自網絡
本篇文章最初於 2023 年 8 月 26 日發表在《中新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