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17個市鎮理事會將在本月25日,暫停打掃公共場所一天,希望通過「震撼教育」提高公眾對保持環境衛生的意識。
配合4月25日舉行的年度「保持清潔,新加坡!」(Keep Clean, Singapore!)運動,新加坡公共衛生理事會將在同一天首辦新加坡清潔日(SG Clean Day,前稱CleanSG Day)。

新加坡清潔日
無清潔工人
從25日清晨6時至26日零時,所有17個市鎮理事會將不派清潔工人打掃組屋底層,以及停車場和遊樂場等公共場所。
公共衛生理事會代執行理事長陳佩君受訪時說:「新加坡清潔日獲得所有市鎮會支持,目的是要讓居民親睹當清潔工人停止打掃時,他們的周圍將累積多少垃圾。我們希望借這個機會鼓勵人們負起責任,順手把垃圾扔進垃圾桶里。」
新加坡清潔日主辦當天,基層組織也會號召居民參與撿垃圾活動,鼓勵他們盡一分力維持環境衛生。首屆新加坡清潔日原定於去年4月26日舉行,但是因為遇上政府執行病毒阻斷措施而延遲至今年舉行。
公共衛生理事會也在與各市鎮會探討往後定期舉辦新加坡清潔日。另一方面,今年的「保持清潔,新加坡!」運動會以線下結合線上的方式進行,主題為「齊力零垃圾,生活更美好」。永續發展與環境部長傅海燕會出席活動。
2020年「保持清潔新加坡」活動
2020年「保持清潔新加坡」活動應為疫情延期到9月,到活動期間,新加坡有2萬2000多個場所已獲得清潔認證。永續發展與環境部長傅海燕,在線上為「保持清潔新加坡」運動主持推介儀式時,呼籲國人為保護環境盡一己之力。
永續發展與環境部部長傅海燕說:「採取積極行動,對我們的日常行為進行有意義的調整,就能有所作為。在政府、企業和社區的共同努力下,我相信我們可以保持新加坡的清潔衛生,並成為零垃圾國家。」

新加坡衛生意識調查
新加坡2020年一項衛生調查調查顯示,超過九成的受訪公眾對公共環境衛生程度感到滿意,比19年高出近一成。研究員認為,這主要是因為疫情防控期間,公共場所的清潔工作有所加強。
新加坡管理大學的「公共環境清潔滿意度」調查報告這項在2019年12月至2020年4月之間展開的調查,共有1716名21歲以上的新加坡人和永久居民參與。
民眾衛生意識
詢及碰到垃圾桶滿溢時會怎麼處理,超過90%受訪者表示,民眾不應該再繼續丟,而是把垃圾丟到其他的垃圾桶。86%的人認為,清潔工應該每天清理垃圾,防止垃圾桶滿溢。
幾乎所有的受訪者都認為應該鼓勵居民保持社區清潔,但不到一半的人表示願意加入清潔工作小組。
幾乎所有受訪者都認為應該鼓勵居民為保持鄰里整潔出一份力,但少於半數表示,願意參與其中。
48%受訪者會順手把垃圾桶旁邊的空塑料瓶丟進垃圾桶里,但如果附近沒有垃圾桶,僅有27%的受訪者表示會願意撿起來。
如果看見家人和朋友亂丟垃圾怎麼辦?超過九成人表示會當面質問他們。如果是陌生人,則只有22%的人會質問對方。

各類設施衛生
受訪公眾對餐飲設施的衛生滿意程度大大提升,他們對於小販中心的衛生滿意度上升25個百分點,達到87%。
受訪者對交通設施的清潔滿意度依然是最高的,大約98%的受訪者對地鐵站、巴士轉換站等交通設施的衛生狀況感到滿意。
新加坡管理大學社會學教授鄭寶蓮說:「如果我們要提出新措施,就必須確保措施可行,志願者也無需遠離舒適圈或投入太多時間,因為這只是一個開始。」
歸還托盤文化
調查也發現,36%的受訪者表示不清楚用餐後是否應該歸還托盤,在這同時,也有36%的人覺得這是清潔工人的職責。
對此,鄭寶蓮說,我們必須提倡歸還托盤的文化,因為我們沒有多餘的人力來從事這項工作,而且食客舉手之勞就能完成。
她建議餐飲場所制定統一的標準,避免灰色地帶,因為一旦出現灰色地帶,就很難讓所有食客這麼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