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販賣機不僅是為了盈利,也能回饋社會,幫助有需要的人。(網際網路、海峽時報/紅螞蟻製圖)
作者 王震宇
販賣機形形色色,所結合的科技更是越來越先進,未來搞不好還能跟超市和便利商店搶生意。
然而,在亞洲某些城市的角落,有幾台販賣機扮演的角色,遠不止單純的商業買賣。
它們雖然同樣供應食物、飲料或物品,目的卻是回饋社會,幫助真正有需要的人。
發生自然災害時,自動解鎖供給物資
第一類「佛心」販賣機,來自販賣機無處不在的日本。
除了售賣各式各樣、令人目不暇接的商品,日本近來還出現一款獨特的販賣機,在緊急情況時自動解鎖,變身為派發機,讓原本販賣的物品轉變成供災民免費領取的物資。

這台設在兵庫縣赤穂市的販賣機,除了售賣飲料,也能在需要時「解鎖」供給物資。(取自《每日新聞》網站)
日本媒體報道,今年3月,為配合名為「緊急販賣機試行計劃」,兵庫縣赤穂市市政府和一家東京製藥公司合作,在市內安裝了兩台新販賣機。
這兩台機器看上去沒什麼特別,平日依舊會販賣零食和飲料。
不過,當赤穂市遭遇天災或惡劣天氣時,販賣機就會自動解鎖,免費派發物品。
負責運營販賣機的業者補充說,當日本發出震級為五級或以上的地震警報,並發出疏散命令,或是下起暴風雨等,機器就會解鎖。
為此,這個販賣機已為上述情況做好完全準備,除了裝有約300罐汽水及150份應急食品,也附加儲物櫃,裡頭備有可攜式馬桶和口罩等緊急衛生用品。

福岡縣今年6月因暴雨發生突發性淹水。(路透社)
地震災害在日本相當頻繁,這樣的販賣機若加以推廣,相信能惠及無法在家中囤積物資的人民。
為低收入者製造商機
販賣機未必就是商家的專利,馬來西亞的一些販賣機便是由民眾操作,每日為它添補新鮮食品。

食品企業家倡議主要為低收入居民提供一台自助販賣機,讓他們售賣食物及飲料。(取自CodeBlue網站)
今年2月,馬來西亞經濟事務部宣布一項名為「人民收入倡議」的計劃,目的是為了幫助國內的低收入居民,每月能多賺至少2000令吉(約580新元)的額外收入。
該計劃涵蓋三部分,其中一部分是食品企業家倡議(Food Entrepreneur Initiative),基本概念是為居民提供一台自助販賣機,讓他們售賣食物及飲料。
這些機器都放置在人流量高的地方,如交通轉換站、醫院等。
在計劃下,政府會繳付販賣機兩年的月租,參與者則利用販賣機售賣食品,賺取利潤。
每一盒食物售價限制在5令吉(約1.46新元)以下,確保公眾也能從販賣機購買到經濟實惠的食物,一舉兩得。
參與者只需通過手機應用,就能實時查看食品的庫存和銷售量,一旦發現即將斷貨就能立即補貨。
截至今年6月,已有1萬人報名參加食品企業家倡議。

參與計劃的民眾所售賣的食物,每一盒的價格限制在5令吉以下。(取自CodeBlue網站)
有機會當上「小老闆」的一名參與者說,他會和妻子一起準備餐食,並分早晚兩個時段到販賣機補貨。
夫妻倆賣的都是一些小點心,如咖喱角、千層糕、雜菜飯、香腸包等,每份售價2令吉(約6角新元)。
他透露,自從加入計劃後,他們每個月都能賺取額外的4000令吉(約1165新元),「減輕了我家庭的經濟負擔」。
他也發現,一般上每天食物的出售率高達近九成,賣不完的食物他們有時自己吃,有時分給無家可歸的人,不會浪費。
但這項計劃更大的意義在於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馬來西亞經濟事務部部長拉菲茲在2月啟動計劃時,也把它比喻為給予人們一個釣魚竿,幫助他們一步步邁向財務獨立。

配合食品企業家倡議,馬國望能在年底前設置5000台機器。(網民Amirudin Ahmad提供)
目前,共有100台這類販賣機正在運作,馬國政府希望在年底前設置5000台機器。
販賣機讓低薪家庭填飽肚子
為善不落人後,新加坡其實也有標榜「佛心」的販賣機。
紅螞蟻之前曾介紹過,新加坡東部一戶人家在家門口設置一台販賣機,為辛苦工作的勞工們免費提供飲料。
這台販賣機自今年3月4日啟用,截至4月27日的一個多月內已派出1962罐飲料,即每天平均36罐飲料。
無獨有偶,非盈利組織Free Food For All在義順一座組屋底層安置了一台販賣機,能讓150戶低收入家庭和年長者,免費領取可即時烹煮的雞肉。


每一戶受惠家庭會獲取一張預付卡,讓它們每個月內能領取7包各200克的冷凍腌制雞肉,預付卡還會在每個月初會自動添值,這項善心計劃預料無限期持續。
值得一提的是,Free Food For All也在2020年1月,於同一座組屋放了一個免費提供蔬菜水果的社區冰箱,每個星期都會定期為居民補貨。
社區冰箱和雞肉販賣機相輔相成,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支援。
2020年底,新加坡食物銀行也推出一項社區計劃,讓多達4萬5000名來自低薪家庭的居民,能在他們社區內的組屋底層隨時免費索取一份熱食。

新加坡食物銀行設置販賣機,讓來自低薪家庭的居民能隨時免費索取一份熱食。(聯合早報)
